郑州红十字志愿者为儿童夏令营送上安全救护“必修课”

作者:闫佳佳来源:郑州市红十字会日期:2025-07-25 15:27

7月18日下午,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中鹏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走进北林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参加暑期儿童夏令营的75名孩子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安全救护知识培训课。活动围绕心肺复苏(CPR)、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展开,通过互动演示和实操练习,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安全意识,提升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专业讲解+趣味互动,急救知识“听得懂”

针对参与儿童年龄跨度大(学龄前至小学阶段)的特点,志愿者采用“情景模拟+分组比赛”的方式,用通俗语言分解急救步骤。在“心肺复苏”环节,志愿者借助人体模型演示胸外按压技巧,孩子们轮流上前体验,学习如何判断呼吸、调整按压姿势;“AED教学”中,志愿者以卡通图示讲解设备操作流程,强调“听指令、不慌张”的要点;在“海姆立克急救法”演练时,孩子们两两一组,模拟异物卡喉时的背部叩击和腹部冲击动作,现场笑声与掌声不断。

 

小手拉大手,安全教育“种心间”

“我知道!要先喊大人帮忙,再打120!”一名6岁男孩在问答环节积极举手回答。活动不仅教授具体技能,更注重培养儿童的风险防范意识。志愿者通过案例分析,提醒孩子们远离水域、电源等危险场景,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孩子回家就教我‘剪刀石头布’的海姆立克手势,这样的课堂特别有意义!”一位前来接孩子的家长称赞道。

北林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是夏令营“安全成长”主题的重要一环,未来将继续联动专业力量,为辖区青少年提供更多实用课程。红十字中鹏志愿者也表示:“‘金小红’课堂将持续走进社区,让急救知识成为孩子们终身受益的‘生命铠甲’。”

 

相关新闻

  • 关爱生命健康 弘扬人道精神 —— 郑州市惠济区法律保障与应急救护知识讲座成功举办

    7月24日上午,由中共惠济区委宣传部、惠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青团惠济区委、惠济区红十字会联合主办的 “关爱生命健康 弘扬人道精神——法律保障与应急救护知识讲座”在惠济区成功举办,惠济区直各单位130余人参加。活动特别邀请了郑州市“新时代宣讲师”冯海河老师作为主讲嘉宾。讲座中,冯老师以“如何扶起倒地老人”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运用智能工具和法律武器进行施救。他强调,面对倒地老人等紧急情况,施救者既要勇于伸出援手,又要善于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风险。针对不同情况的施救现场,冯老师还给出了具体的处理建议。他提醒施救者要保持冷静,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应对,既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救助伤者,又要避免对自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彰显了惠济区相关部门对公众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为提升全社会应急救护能力、弘扬人道精神作出了积极贡献。

  • 商丘市红十字会再次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志愿服务先锋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7月24日,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商丘市红十字会党员干部及志愿者一行10人,深入梁园区肖庄社区,扎实开展“双报到”暨“立足岗位作贡献·志愿服务先锋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上午活动现场,志愿者、应急救护培训师王立开展“黄金四分钟”急救课堂,通过模拟人演示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技能,并手把手指导居民实操练习。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注意开放气道。党员志愿者一边示范一边强调,现场村民积极参与,不少人还掏出手机录制操作要点。商丘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在交流过程中,仔细聆听家庭成员讲述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不时表达深切的关心,鼓励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困难及时向社区和红十字会反映,并表示,市红十字会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岗位建功+志愿服务”机制,推动党员志愿者在应急救援、人道救助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此次“立足岗位作贡献·志愿服务先锋行”活动,不仅为困难群众解决了身边的小事,更重要的是将党组织的关怀与社会的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商丘市红十字会党员干部与志愿者

  • 从红十字故事到救命实操 54名亲子在南阳科技馆学会“生命必修课”

    7月19日,南阳市科技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室里,21组家庭的54名亲子成员围坐在一起,在红十字培训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理论 + 实操”的急救技能学习之旅。这场在市科技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室开展的公益培训,用生动有趣的形式,让“救命知识”走进家庭,让应急技能成为亲子间的特殊“默契”。“大家知道红十字标志为什么是红色的吗?”活动刚开场,培训师就用一个小问题点燃了现场氛围。在红十字运动起源的讲解环节,培训师结合历史故事和动画短片,从亨利・杜南的救人善举讲到红十字精神的传承,原本看似严肃的历史知识,在孩子们眼中变成了“救人英雄的故事”。家长们也听得专注,不时和孩子小声交流,一场知识讲解成了亲子间的“精神共鸣课”。故事的温度还未散去,培训师话锋一转:“夏天到了,大家都喜欢去水边玩,但水边也藏着危险。” 随后便展开了暑期防溺水科普。“不能独自去野外池塘、河流游泳,遇到有人落水,要大声呼救找大人帮忙,不能自己下水。” 培训师边说边用简单的手势演示,还教了孩子们“伸竹竿、抛浮物”等智慧救援方法,孩子

  • 科普共建 救在身边 ——举行南阳市科技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室首期开班暨应急救护科普志愿服务启动仪式

    7月17日,为进一步向社会大众广泛科普应急救护知识、提升公众应急能力,南阳市红十字会、南阳市科协共同举行南阳市科技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室首期开班暨应急救护科普志愿服务启动仪式。市红十字会党支部书记谢颖、市科协党组书记马斌、三级调研员王新、市科技馆馆长温申帅等出席启动仪式。南阳市科技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室首期学员、红十字志愿者、新闻媒体等参加活动。活动现场,向在场人员介绍了科技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室建设背景、内容、社会意义等情况,宣读同意成立南阳市科技馆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批复文件并进行授旗仪式,市红十字会向市科技馆捐赠应急救护培训教具、AED、急救包等急救设备,为后续应急救护科普工作开展提供硬件支持。谢颖表示,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生命第一、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理念的具体实践,今后将与市科协在契合点上携手并进,与日常科普活动相结合,建强做实应急救护培训室科普阵地,把急救知识融入学校课堂教育、课外实践等科普活动,增强社会大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意识,着力打造“科普共建·救在身边”

  • 红会赋能,“救”在身边 ——南阳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筑牢全龄康养防线

    近日,红十字救护员培训课堂走进花漾美郡明伦荟柚康养中心,经过系统培训与严格考核,该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成功考取红十字救护员证,为“一检五管”健康管理体系注入硬核应急救护能力,让全龄段人群的康养安全更有保障。此次培训严格依照红十字会“理论授课—实操演练—考核认证”的标准化流程展开。理论课堂上,讲师紧扣《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大纲》,系统解读心肺复苏、AED使用等核心急救技术的原理与动作要领。针对康养场景中高频出现的风险,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面对老人易发生的跌倒骨折情况,讲师现场用三角巾演示前臂悬吊固定的规范操作;模拟进食时可能出现的气道梗阻险情,手把手传授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关键步骤。“原来哽噎时拍背是错误做法,正确的是快速冲击上腹部!”工作人员们边认真记录边由衷感叹,这些源自实际场景的细节知识,比教科书内容更鲜活、更实用。实操环节中,康养中心工作人员分组进行急救技能演练,讲师逐人细致纠正按压角度、吹气频率等操作细节,确保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规范。最终,全体人员考核通过率达100%,明伦荟柚康养中心也

  • 郑州市管城区红十字会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穿梭于街头巷尾的快递员、外卖骑手,是城市运转的“流动风景线”,也常是意外发生时的“第一目击者”。为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应急救护能力,让他们在关键时刻既能保护自己,也能伸出援手,7月16日下午,郑州市管城区红十字会联合管城回族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中心,针对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急救侠”的安全需求,开展“高温防护与应急救护”专题培训,将实用技能与关怀送到他们身边,为城市安全注入“流动力量”。培训现场,红十字志愿者结合“急救侠”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场景——如交通事故后的初步处置、突发疾病的应急响应、高温天气下的中暑预防与处理等,通过案例讲解、课件演示、实操演练等方式,系统讲解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技能。“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频率保持每分钟100-120次……”志愿者一边示范标准动作,一边叮嘱关键要点,手把手指导骑手们在模拟人上练习心肺复苏。大家听得专注、练得认真,纷纷上前体验按压、包扎等操作,不时向讲师请教细节:“遇到受伤情况,包扎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