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里的急救课堂——红十字防溺水宣传暨应急救护技能培训进归零文化村

作者:王振祥来源:综合信息平台日期:2024-07-09 11:52

“手臂伸直,十指紧扣,肩肘腕与地面垂直,按压和吹气比例30:2……”“老师,是按住这个位置做心肺复苏吗?”……在南阳归零文化村活动室内,一堂关于防溺水暨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活动正在热烈开讲。

 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是保护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健康教育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不断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7月5日,南阳市红十字会走进归零文化村夏令营,开展以“学急救 护成长 争当小小急救员”为主题的红十字防溺水宣传暨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活动,全营共160余名学生受益。

 活动现场,红十字救护师资采取“理论讲解+随机抽问”、“实操示范+实操实践”等灵活方式,向孩子们宣讲了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讲解了心肺复苏术(CPR)的要点和技术,还针对校园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给孩子们传授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充分调动全营青少年学习应急救护技能的积极性。

 为切实提升学生防溺水意识,向参训学生展示了发生溺水事件时,求救、互救、自救的方法和动作要领,告诉大家遇到危险情况一定要学会智慧救援,即喊、伸、抛,合理运用竹竿、书包、矿泉水瓶等物品进行救助,切不可盲目施救。

相关新闻

  • 传承军人担当 守护生命出行 ——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猛犸卫士应急救援队开展“八一”地铁急救公益宣讲

    在建军98周年之际,为传承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责任担当,8月1日,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猛犸卫士应急救援队联合地铁2、5号线晶晶服务先锋队,在黄河路站开展 “传承退役军人精神 普及地铁急救知识”公益宣讲活动。作为一支以退役军人为主力的专业救援队伍,猛犸卫士用实际行动践行“守护生命”的誓言,为市民送上一份特殊的“八一”生命守护礼。退役军人化身“救护导师”,硬核技能传承军人本色活动现场,猛犸卫士应急救援队的志愿者中,多位曾是服役多年的军人。他们身着红十字救援服,以军人特有的严谨与细致,化身“救护导师”,结合地铁人流密集的场景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在部队时,我们练的是保家卫国的硬本领;现在作为救援队员,普及急救技能就是守护群众生命的‘新战场’。” 一位退役军人志愿者的话引发共鸣。他们结合真实救援案例,拆解急救步骤中的关键细节,让乘客深刻感受到“每一秒都关乎生命”的紧迫感,更让大家看到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担当。实操演练淬炼救援能力,汗水里藏着“生

  • 南阳市第八人民医院红十字会正式成立!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红十字公益事业深度融合,南阳市第八人民医院红十字会成立大会于7月25日顺利召开。市卫健体委二级调研员孙德臣,市红十字会党支部书记谢颖,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欣昌、副院长王巧慧、工会主席黄克出席会议。会议由市八院党政办主任吴松主持,部分医护会员代表参加。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副院长王巧慧首先宣读《关于成立南阳市第八人民医院红十字会的决定》。市红十字会党支部书记谢颖宣读《关于同意成立南阳市第八人民医院红十字会的批复》,并代表市红十字会向市八院红十字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她强调,在八院成立红十字基层组织,同时建成红十字应急救护实训室,是发挥医院专业优势、弘扬红十字精神的重要举措,希望广大医护工作者共同营造关心支持红十字事业的浓厚氛围,为基层红十字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市第八人民医院红十字会第一届会长、副院长王欣昌表示,成立红十字基层组织不仅是医院公益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全体职工对红十字精神深刻理解与崇高追求的集中体现。坚

  • 专业培训赋能公安,共筑生命安全屏障 ——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实训走进淅川县公安局

    为切实强化一线警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以及在伤害事故现场实施救护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7月30日,第9期CPR+AED 专项急救技能培训在淅川县公安局顺利开展,再次为守护生命增添力量。此次培训延续了以往“理论授课+实操演练+考核”的成熟模式。在理论授课环节,专业讲师围绕心肺复苏(CPR)的操作原理、AED的工作机制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急救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讲师结合实际案例,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参训的民辅警们快速理解并掌握了急救的基本理论。进入实操环节,参训民辅警们在授课老师一对一的悉心指导下,反复模拟各种急救场景。从评估现场、判断意识,到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再到AED除颤,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大家一丝不苟地练习着,力求每一个动作都精准熟练,只为在紧急关头能够迅速响应、高效施救,最大限度争取“黄金四分钟”。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训还设置了严格的考核环节。考核中,参训学员们沉着应对,熟练地完成了各项操作,充分展

  • 应对洪涝灾情 河南红十字会紧急出库1000个赈济家庭箱支援河北怀安

    7月26日以来,北京及周边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天气,局部地区单日最大降雨量达到543.4毫米,密云、怀柔等地河水暴涨、房屋被淹,河北怀安也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为充分发扬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7月29日晚,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统一调度下,河南省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迅速行动,紧急向河北怀安洪涝灾区支援基金会代储的1000个赈济家庭箱。该批赈济家庭箱内物资丰富且实用,专为满足受灾群众应急生活需求而设计,包含毛巾、牙刷、香皂等清洁卫生用品,汤锅、碗筷等基本炊具餐具,以及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手册,能够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的基本生活保障,帮助他们度过艰难时期。省红十字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应急救援工作,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时刻保持应急状态,提升应对突发灾害的响应能力和救援水平。省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作为中国红十字会区域性备灾救灾中心,面对此次严峻的洪涝灾害形势,按照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安排,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争分夺秒对接联系物流车辆和搬运人员,高效完成物资调配和运输工作,确保赈济

  • 关爱生命健康 弘扬人道精神 —— 郑州市惠济区法律保障与应急救护知识讲座成功举办

    7月24日上午,由中共惠济区委宣传部、惠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青团惠济区委、惠济区红十字会联合主办的 “关爱生命健康 弘扬人道精神——法律保障与应急救护知识讲座”在惠济区成功举办,惠济区直各单位130余人参加。活动特别邀请了郑州市“新时代宣讲师”冯海河老师作为主讲嘉宾。讲座中,冯老师以“如何扶起倒地老人”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运用智能工具和法律武器进行施救。他强调,面对倒地老人等紧急情况,施救者既要勇于伸出援手,又要善于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风险。针对不同情况的施救现场,冯老师还给出了具体的处理建议。他提醒施救者要保持冷静,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应对,既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救助伤者,又要避免对自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彰显了惠济区相关部门对公众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为提升全社会应急救护能力、弘扬人道精神作出了积极贡献。

  • 商丘市红十字会再次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志愿服务先锋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7月24日,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商丘市红十字会党员干部及志愿者一行10人,深入梁园区肖庄社区,扎实开展“双报到”暨“立足岗位作贡献·志愿服务先锋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上午活动现场,志愿者、应急救护培训师王立开展“黄金四分钟”急救课堂,通过模拟人演示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技能,并手把手指导居民实操练习。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注意开放气道。党员志愿者一边示范一边强调,现场村民积极参与,不少人还掏出手机录制操作要点。商丘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在交流过程中,仔细聆听家庭成员讲述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不时表达深切的关心,鼓励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困难及时向社区和红十字会反映,并表示,市红十字会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岗位建功+志愿服务”机制,推动党员志愿者在应急救援、人道救助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此次“立足岗位作贡献·志愿服务先锋行”活动,不仅为困难群众解决了身边的小事,更重要的是将党组织的关怀与社会的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商丘市红十字会党员干部与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