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荣竹来源:组宣部日期:2025-01-10 17:34
1月9日-10日,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秦高亭一行赴焦作市、修武县和武陟县,以“走基层、解难题,学先进、促提升”为主题,开展2025年第一期“根在基层”工作调研,实施“博爱送万家”活动,在“双节”期间入户慰问困难群众。
9日下午,秦高亭一行在焦作市实地调研了龙源湖公园“红十字博爱家园”阵地建设、新华街道丰源社区红十字基层组织、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等。在多氟多集团,秦高亭指出,公司有2000多名员工加入中华骨髓库,19人配型成功完成捐献,成为国内民营企业中入库人数和成功捐献人数最多的企业。他对企业员工踊跃参与无偿献血和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大爱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示由衷敬意和高度赞扬,希望企业能与红十字会携手同行,共同努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10日,秦高亭一行到修武县郇封镇人民政府调研省红十字会助听项目及温暖包发放情况,到小营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到云台山红十字救护站调研基层阵地作用发挥情况,到武陟一中调研青少年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到武陟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调研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情况,并组织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听取市县红十字会工作情况汇报,与各级红十字会专兼职工作人员、会员和志愿者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
座谈会上,秦高亭对焦作市红十字会在全省率先授予造血干细胞捐献群体为“见义勇为模范”,率先建立“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苑”,“5·8人道公益日”动员捐赠人次和参与率排名全省第一,透明度建设位居全省红十字系统第一方阵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安排省红十字会参加调研的有关人员就焦作市县(区)红十字会提出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事项给予现场解答并提出指导意见和支持方案,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和要求。
他强调,一要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红十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致信总会十二大,对做好红十字工作提出希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做好红十字工作寄望之深、对发展红十字事业嘱托之重。我省红十字会工作也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作为红十字工作者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具备有为才有位的思想,积极作为,提质增效,以坚定决心和信心做好工作。
二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要打破固有思维,结合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要切实摸清困难群众的人道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好服务,扩大救助范围。近期,在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中,要重点走访慰问因灾因病生活困难群体、大病及罕见病患儿家庭、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庭、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以及其他需要人道关爱的人员。
三是围绕中心,奋发有为。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胸怀国之大者,善于把握省情、市情、县情,努力在党政所需、红会所能、群众所盼中展现担当作为。要围绕“三救三献”核心业务,加大推进力度,提高工作标准,创新宣传方式,讲好红十字故事,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引领新风尚。
四要汇聚力量,增强发展动能。要着力构建党委政府、红十字会、社会三位一体工作合力,充分发挥理事、志愿者和会员作用,持续打造像“多氟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这样有影响力的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形成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要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在队伍能力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推进体制理顺、细化改革措施上持续用力;要加强公信力建设,进一步提升透明度指数,主动接受各方监督,打造公开透明的红十字会。
焦作市政府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薛志杰,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朱福田,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农工党市委主委黄海梅,焦作市山阳区、解放区、中站区和修武县、武陟县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为切实增强机关党员干部应急救护能力,9月17日上午,焦作市红十字会邀请省红十字培训中心资深师资走进焦作市政协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焦作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宫松奇,市政协副主席乔学达、市政协副主席杨磊、市政协秘书长黄晓平出席此次培训活动。培训内容涵盖了心肺复苏实操、AED使用、意外伤害处置等多个版块。培训中,机关党员干部认真聆听,积极参与互动。在实操环节,老师在旁耐心指导,指导学员反复练习,进一步掌握了应急救护技能要点。此次培训是省、市红十字系统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早在2024年7月,河南省红十字培训中心便在焦作市武陟县举办红十字应急救护师培训班,为当地培养30余名专业师资。部分师资力量在9月16日下午与省培训中心师资举行专题座谈会,围绕教学技巧、课程设计等展开深度交流,并全程参与了此次培训考核。机关党员干部掌握应急救护技能,既是对自身与他人生命安全的有力守护,更是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本次培训紧扣实效需求,精心设置理论讲解、实操训练、理论知识与实操考核三个环节,
9月16日,省红十字会召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大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及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总结省红十字会学习教育工作,对进一步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作出安排部署。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秦高亭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会长毕学义主持会议,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瑞勇,党组成员、副会长陈欣然,各部室负责人及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参加。会议指出,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红十字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将开展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细抓实,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构建“学、查、改、促”有机链条,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干有方向,推动学习教育取得明显实效。会议强调,要认清严的形势、适应严的环境、保持严的标准,不断把作风建设推向深入。一要在提高认识、筑牢思想堤坝上持续发力。学深
9月20日是“世界骨髓捐献者日”。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9月13日上午,河南省红十字会与河南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郑州东区分中心在郑东新区如意湖广场联合举办“致敬希望英雄”暨第十一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主题宣传活动。河南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秦高亭,河南省委社工部二级巡视员赵鹏,河南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王耀平,河南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主任韩宇等领导参加活动。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郑州市红十字会、郑东新区红十字会、郑州财经学院等单位及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无偿献血者、志愿者、所有关心血液病患者的爱心人士共400余人参加了本次宣传活动。 河南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秦高亭致辞,向每一位用热血托起生命希望的无偿献血者、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志愿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河南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主任、党委书记韩宇致敬英雄,他说:这次活动不仅是表达感谢,更是希望以此激励更多人了解并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这项崇高的事业,用可再生的细胞,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我们也期待,以体育彩票为纽带,能
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强化网络安全意识,筑牢网络安全防线,9月10日下午,省红十字会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前往网络安全科技馆开展专题参观学习。全体人员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依次参观了“个人安全区”“政企安全区”“社会安全区”及“综合竞技区”四大展区,重点参观学习了“岂曰无名·山河为证”隐蔽战线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大家通过聆听200余张历史照片背后故事,认识到隐蔽战线革命先辈“无名无我”的崇高信念和建立的不朽功勋,同时通过沉浸式体验仿冒电话、反偷拍挑战屋等项目,了解到现代网络攻击手段的隐蔽性与危害性。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此次参观学习既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也是一次践行网络安全的实践行动。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瑞勇,党组成员、副会长毕学义出席活动,机关各部室、各单位负责人和部分干部职工代表共近30人参加。
尊敬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无偿献血者、志愿者及所有关心血液病患者的爱心人士:2025年9月20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致敬每一位为生命接力的英雄,倡导公众共同关注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及关爱血液病患者,河南省红十字会、河南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郑州东区分中心联合于2025年9月13日上午,在郑州举办“致敬希望英雄”主题宣传活动。一、活动时间2025年9月13日(星期六)上午二、活动地点郑州市郑东新区如意湖广场(“大玉米”北侧)三、活动亮点1.生命重逢时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与受捐者现场相见,共同见证生命重启的感人瞬间2.致敬希望英雄为2022-2023年度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及志愿服务获奖者代表颁奖3.五代志愿者的爱心接力60/70/80/90/00后共同参与趣味运动接力,象征生命与爱心的传承4 .亲子互动+公益知识我们诚挚邀请您莅临现场,一起传递爱心,致敬英雄,为更多生命助力!
9月5日-9日,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办的第44期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培训班在郑州成功举办。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健康服务处处长苗慧波,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王耀平,河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陈欣然出席开班仪式,会议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国庆主持,来自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30余名学员参加。 培训班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侯峰忠主任在开班动员中强调,器官捐献协调员是连接生命希望的重要桥梁,肩负着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推动捐献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他鼓励全体学员珍惜学习机会,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陈欣然副会长代表河南省红十字会对培训班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表示诚挚欢迎。陈欣然介绍了河南省红十字会近年来在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中取得的积极进展,特别是在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