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会送医计划”走进信阳市黄寺岗镇卫生院 助力基层医疗服务提升

作者:李志龙来源:信阳市红十字会日期:2025-05-29 15:35

5月22日,信阳市“红会送医计划”走进黄寺岗镇卫生院,为当地百姓和基层医疗工作者带来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与专业指导。此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独特作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22日上午,来自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和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疗专家们来到黄寺岗镇卫生院开展义诊、查房等活动。在义诊现场,前来咨询和就诊的群众络绎不绝。专家们耐心地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仔细进行检查,给出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对于一些常见疾病,专家们不仅提供了药物治疗方案,还详细讲解了日常预防和保健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位前来就诊的大爷激动地说:“平时去城里看病不太方便,没想到今天在家门口就能让大医院的专家给瞧病,真是太好了!”

除了义诊,专家们还深入卫生院各科室,开展教学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在查房过程中,专家们结合实际病例,为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传授临床经验和诊疗技巧,对诊断思路、治疗方案等进行细致指导。针对一些疑难病例,专家们与当地医生展开热烈讨论,分享最新的医学理念和治疗方法,拓宽了基层医生的诊疗思路。  

此次“红会送医计划”走进黄寺岗镇卫生院,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健康问题,还通过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和知识讲座等形式,提升了基层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受益群众达150人。信阳市红十字会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红会送医计划”,组织更多的医疗专家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医疗服务活动,为提升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群众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新闻

  • 郑州红十字志愿者为儿童夏令营送上安全救护“必修课”

    7月18日下午,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中鹏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走进北林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参加暑期儿童夏令营的75名孩子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安全救护知识培训课。活动围绕心肺复苏(CPR)、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展开,通过互动演示和实操练习,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安全意识,提升应急自救互救能力。专业讲解+趣味互动,急救知识“听得懂”针对参与儿童年龄跨度大(学龄前至小学阶段)的特点,志愿者采用“情景模拟+分组比赛”的方式,用通俗语言分解急救步骤。在“心肺复苏”环节,志愿者借助人体模型演示胸外按压技巧,孩子们轮流上前体验,学习如何判断呼吸、调整按压姿势;“AED教学”中,志愿者以卡通图示讲解设备操作流程,强调“听指令、不慌张”的要点;在“海姆立克急救法”演练时,孩子们两两一组,模拟异物卡喉时的背部叩击和腹部冲击动作,现场笑声与掌声不断。小手拉大手,安全教育“种心间”“我知道!要先喊大人帮忙,再打120!”一名6岁男孩在问答环节积极举手回答。活动不仅教授具体技能,更注重培养儿童的风险防范

  • 漯河市红十字会组织参观市廉政文化教育馆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7月17日下午,漯河市红十字会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赴市廉政文化教育馆开展警示教育。参观中,全体党员干部通过“勇立潮头”“祛疴治乱”“源清流洁”等主题展区的沉浸式学习,回顾党的自我革命历程与全面从严治党成就。详实的图文资料、鲜活案例和震撼影片,生动诠释了“廉贪一念间,荣辱两重天”的深刻内涵。警示教育展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通过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例,深刻揭示了权力失控带来的多重危害。通过“全景式”警示教育,让每位参观者在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中,深刻体悟“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切实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自觉转化为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参观活动结束后,同志们一致认为,此次参观学习内涵深刻、触动强烈,纷纷表示将把警示教育的深刻感悟与思想收获,切实转化为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铁纪如山的纪律观念。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更高标准砥砺初心使命,以更严纪律约束言行举止,把学习教育成效精准转化为推动全市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转化为

  • 三门峡市灵宝市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活动

    7月17日上午,三门峡市灵宝市红十字会组织市第一人民医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到市公安局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活动。灵宝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王淑丽向公安局干部职工系统讲解了心肺复苏术及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理论知识。培训中,她采用“示范演练+实操”的双向互动教学模式,结合模拟仿真人体模型现场进行现场演示,详细讲解了胸外按压的力度与频率、人工呼吸的正确姿势、AED的正确使用方法等操作要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该局干部职工上了一堂生动实用的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课。活动现场,红十字志愿者们邀请部分干警现场实操心肺复苏与AED使用,全程一对一指导,并针对按压深度、频率、电极片放置等关键环节重点强调、补充说明。大家踊跃参与互动,在实操训练中一丝不苟,力求每个动作都准确规范、到位标准。此次应急救护培训活动,提高了公安干警的应急救护技能,有效增强了应急救护能力。灵宝市红十字会将持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活动,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 科普共建 救在身边 ——举行南阳市科技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室首期开班暨应急救护科普志愿服务启动仪式

    7月17日,为进一步向社会大众广泛科普应急救护知识、提升公众应急能力,南阳市红十字会、南阳市科协共同举行南阳市科技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室首期开班暨应急救护科普志愿服务启动仪式。市红十字会党支部书记谢颖、市科协党组书记马斌、三级调研员王新、市科技馆馆长温申帅等出席启动仪式。南阳市科技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室首期学员、红十字志愿者、新闻媒体等参加活动。活动现场,向在场人员介绍了科技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室建设背景、内容、社会意义等情况,宣读同意成立南阳市科技馆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批复文件并进行授旗仪式,市红十字会向市科技馆捐赠应急救护培训教具、AED、急救包等急救设备,为后续应急救护科普工作开展提供硬件支持。谢颖表示,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生命第一、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理念的具体实践,今后将与市科协在契合点上携手并进,与日常科普活动相结合,建强做实应急救护培训室科普阵地,把急救知识融入学校课堂教育、课外实践等科普活动,增强社会大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意识,着力打造“科普共建·救在身边”

  • 红会赋能,“救”在身边 ——南阳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筑牢全龄康养防线

    近日,红十字救护员培训课堂走进花漾美郡明伦荟柚康养中心,经过系统培训与严格考核,该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成功考取红十字救护员证,为“一检五管”健康管理体系注入硬核应急救护能力,让全龄段人群的康养安全更有保障。此次培训严格依照红十字会“理论授课—实操演练—考核认证”的标准化流程展开。理论课堂上,讲师紧扣《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大纲》,系统解读心肺复苏、AED使用等核心急救技术的原理与动作要领。针对康养场景中高频出现的风险,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面对老人易发生的跌倒骨折情况,讲师现场用三角巾演示前臂悬吊固定的规范操作;模拟进食时可能出现的气道梗阻险情,手把手传授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关键步骤。“原来哽噎时拍背是错误做法,正确的是快速冲击上腹部!”工作人员们边认真记录边由衷感叹,这些源自实际场景的细节知识,比教科书内容更鲜活、更实用。实操环节中,康养中心工作人员分组进行急救技能演练,讲师逐人细致纠正按压角度、吹气频率等操作细节,确保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规范。最终,全体人员考核通过率达100%,明伦荟柚康养中心也

  • 南阳“竹竿卫士”在行动 志愿巡河护平安

    7月13日上午,市红十字小城大爱志愿服务队巡河小分队积极开展巡河护河行动,对新野县三里河、白河、齐花园村段、梁营村段农场沟、县委军民渠、县医院南护城河等重点水域进行全方位巡护,以实际行动筑牢水域安全防线。当日清晨六点左右,志愿者们迅速行动,有序搬运预先准备好的救生竹竿、救生衣等救生器械,沿重点水域仔细排查救生物资配备情况,对缺失、损坏的物资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换,确保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应急作用。同时,志愿者们加大巡逻力度,重点关注在河边逗留的未成年人,耐心进行安全劝导,向他们普及水域安全知识,引导其远离危险区域,切实防范溺水事故发生。此次巡河行动,不仅强化了重点水域的安全保障,更彰显了志愿服务力量在守护群众生命安全中的积极作用,为营造安全、和谐的水域环境贡献了志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