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宁来源:安阳市红十字会日期:2025-05-29 16:30
他们可能是热爱公益的护士家属:“妻子在前线治病救人,我在后方传递希望,这是我们夫妻俩共同的坚守。”钢铁集团的技术骨干张博涵坚定地说;也可能是耳濡目染的疾控工作者:“在疾控系统工作,我更明白健康的珍贵。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像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或许有一天,它真的能在某个生命里生根发芽。”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张红进带着这样的思考,主动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又或许是充满朝气的大学生“作为年轻人,我们总说要‘活得有意义’,还有什么比挽救生命更有意义的事呢?”安阳工学院的大二学生李森完成了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更少不了信念坚定的退役军人“部队教会我‘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脱下军装,但责任从未卸下。我希望用自己的热血,为需要的人撑起一片天。”退役军人李鹏在得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需求,第一时间登记采集时说道。
英雄无需身披铠甲,善举本身便是勋章。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学生还是退役军人,他们都在用行动证明:爱,没有界限;善,无需等待。正如志愿者们所言:“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索取多少,而在于能为他人照亮多远。”截至当前,安阳市已有超过6900余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登记入库,成功帮助45位患者重获新生。
为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全面提升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质效,7月17日下午,省红十字会组织召开部分省辖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座谈会。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陈欣然主持会议并讲话,周口市、濮阳市红十字会主要领导、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分管会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部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周口市、濮阳市红十字会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进展情况的专题汇报,对2025年上半年捐献任务、流程、数据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围绕工作难点、如何进一步优化捐献服务等展开交流讨论,省红十字会相关同志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陈欣然同志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做好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在优化服务、提升能力上下功夫,争抢下半年工作主动权,奋力开创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新局面。二是要严格标准要求,全程做好捐献服务工作。要严把入库质量,进一步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工作常
“茫茫人海中,我们两个陌生人能配型成功,这就是一种缘分......”近日,刚刚忙完学校期末工作的爱心教师张毅楠来到造血干细胞采集室,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火种”,成为郑州市第535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三次选择 坚定如初16年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张毅楠积极响应中原区教体局和学校的号召,参加无偿献血并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库。16年间,张毅楠先后共有三次初步配型成功,但由于患者病情等原因,前两次都没有能进行下去,张毅楠非常遗憾。直到2024年12月,张毅楠第三次接到郑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再次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而这一次,张毅楠也和以前一样,毫不犹豫地同意继续进行捐献工作。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晓煜(右二)、郑州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和应急救护培训中心副主任李宁(右一)来到现场看望慰问张毅楠爱心家人齐上阵幸运的是,这次患者病情稳定,捐献工作顺利推进。在张毅楠的积极配合下,后续的高分辨配型和捐前体检工作也如期完成。张毅楠的家人开始有些疑虑,但是通过了解,也非常
2025年6月,来自郑州的证券从业者李鹏坤和自由职业者马麒同时走进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分别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种子”,给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成为郑州市第533、534位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郑州市第533、534位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鹏坤(左)和马麒(右)15年的等待兑现生命承诺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晓煜(右)为李鹏坤颁发荣誉证书“80后”的李鹏坤是中航证券的一名地区营业部负责人,同时也是一名热爱生活、热衷公益的爱心青年。李鹏坤的公益之旅始于2008年,当时正在上大学的他完成了人生首次无偿献血。“年轻健康,力所能及帮助他人,何乐不为?”自此,献血成为他坚持十七年的习惯,截至目前,他累计献血10次,总量2200毫升。2010年1月16日,李鹏坤在一次献血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工作人员说多留一份血样入库,在未来就可能有机会挽救一个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当场签署入库同意书,血样正式存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随时待命的“生命希望”。2025年
近日,郑州市爱心汇聚,多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顺利完成捐献。临近月底,退伍军人王梦潇来到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成功为一位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郑州市第532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刻骨铭心的遗憾今年30岁的王梦潇在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部队时,王梦潇是卫生员,时刻挂记着战友们的健康安全。不幸的是,有位战友身患血液病,王梦潇看着战友一天天消瘦下去,饱受病痛折磨,内心也十分煎熬。战友最终因病离世,这件事让王梦潇刻骨铭心。退役回到地方后,他经常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并积极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希望有一天能为救助血液病人奉献自己的力量,挽救自己的“战友”。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晓煜(中)、郑州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和应急救护培训中心副主任李宁(右二)来到现场看望慰问王梦潇“点到我了,该我上了!”2024年6月,王梦潇接到红十字会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王梦潇非常激动:“我当时就觉得,点到我了!该我上了!”随后他马
6月18日,濮阳市红十字会联合河南体彩濮阳分中心开展回访慰问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和集中座谈相结合的方式,为29名大病患儿、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送去关怀与温暖。在河南体彩濮阳分中心会议室进行慰问物品集中发放活动现场,市红十字会、河南体彩濮阳分中心负责同志鼓励大病患儿家庭保持乐观心态,相信困难必将过去;向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致以崇高敬意,感谢他们的大爱善行,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更多温暖。现场发放了提前征求患儿家庭意见为孩子们购置的体育用品、文具书籍、衣物、儿童绘本及生活用品等慰问物资。市红十字会、河南体彩濮阳分中心负责同志一行还深入到一位白血病患儿家中,详细了解治疗进展和家庭生活情况,送上文具、书籍等慰问物资。随后,一行人走进遗体器官捐献者蔡峻虎家属家中,与家属亲切交流,了解捐献者家庭现状,表达对遗体器官捐献者及家属大爱精神的敬意,送上米面油毛毯等生活用品。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认真记录每个家庭的实际困难,为后续精准帮扶奠定基础。2025年上半年,市红十字会已经
6月17日上午,在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郑州市两名同年出生的“99 后”志愿者胡前垒、王嘉睿因爱汇聚,做出了相同且伟大的选择——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血液病患者点燃新生的希望。他们也因此成为郑州市第529位和第530位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三喜临门:新婚暖男的“生日惊喜”王嘉睿是河南交投服务区管理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在家人和同事眼中,他是个热心开朗的暖男。5月30日,正值他26岁生日,新婚的他刚结束蜜月旅行,正与家人在爱人的南阳老家共度端午节。这时,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给他带来了一份意义非凡的“生日惊喜”。原来,早在2022年,王嘉睿就怀着赤诚之心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一直怀揣“英雄梦”的他,心中满是对革命先辈奉献精神的崇拜,他认为若没有先辈们的牺牲,便没有如今的幸福生活。所以,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捐献:“能在生日这天得知自己有机会挽救一条生命,我没有理由拒绝。”尽管家人深知这是救人的善举,但仍不免担忧捐献会损害他的身体。好在王嘉睿的爱人坚定地站在他身旁,全力支持丈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