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振祥来源:南阳市红十字会日期:2025-09-10 08:55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关于促进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健康发展的意见》,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播“高尚利他、志愿捐献”的人体器官捐献理念,9月4日,市红十字会联合郑大一附院OPO深入社旗县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宣传季暨肝移植与器官捐献科普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社旗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赊店镇卫生院、健民医院等相关科室4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播放公益视频、发放宣传手册、PPT展示等形式,向医疗机构人员详细讲解人体器官捐献的政策法规、登记流程、捐献意义以及对生命延续的重要性,有效提升人体器官捐献知识的普及率和知晓率。针对大家关心的“器官捐献是否影响遗体尊严”“登记后能否反悔”“隐私是否能得到保护”等问题,工作人员逐一耐心解答,用真实案例讲述器官捐献如何为终末期患者带去重生希望,让大家明白这是一种传递爱心、延续生命的高尚行为。
下步,市红十字会将继续将号召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让“人体器官捐献”这束希望之光不断传递,既为器官衰竭患者点亮重生的可能,也让捐献者的大爱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成为留给世界最温暖的印记。
9月5日-9日,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办的第44期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培训班在郑州成功举办。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健康服务处处长苗慧波,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王耀平,河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陈欣然出席开班仪式,会议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国庆主持,来自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30余名学员参加。 培训班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侯峰忠主任在开班动员中强调,器官捐献协调员是连接生命希望的重要桥梁,肩负着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推动捐献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他鼓励全体学员珍惜学习机会,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陈欣然副会长代表河南省红十字会对培训班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表示诚挚欢迎。陈欣然介绍了河南省红十字会近年来在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中取得的积极进展,特别是在制度建设
日前,濮阳市华龙区红先生因突发脑损伤经全力抢救无效,被判定为脑死亡。在悲痛中,他的家人遵从其生前“奉献社会”的朴素信念,毅然决定捐献其肝脏和双肾,为三名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带去了重生的希望。家人回忆说:“他平时就特别热心,总说能帮别人一把是一把。这次突然倒下,我们全家都难以接受,但想到他生前常说‘做人,要多做好事,多帮助别人’,我们觉得捐献器官是他生命延续,他并没有走远。”在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他的家人在最后时刻,用颤抖的手签下了捐献器官的志愿书。红先生的情况输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由系统匹配给上海、郑州三位急需移植的患者。经过红十字会、医院等多个部门十多个小时的生死接力,红先生捐献的三个器官分别移植到三名器官衰竭患者的体内,让三人重获新生。红先生的器官捐献案例已录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系统。他的名字将被镌刻在市红十字会的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中,供后人缅怀纪念。截止目前,我市参与遗体与人体器官捐献登记1.8万人,实现遗体捐献3例,器官捐献40例。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8月19日,南阳市红十字会联合郑大一附院OPO在唐河县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普及基层行宣讲活动。唐河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公疗医院、妇幼保健院、刘岗医院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业务副院长以及ICU、神经内外科等人员参加。宣讲现场,详细向医务人员介绍了我国器官捐献的政策法规、登记流程和社会意义,让医务人员了解到器官捐献这一伟大善举对挽救生命、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价值。活动中,现场医务人员就“如何发现潜在捐献者”“捐献是否会影响逝者尊严”“家属如何办理捐献手续”“捐献者及家属信息保护” “捐献器官获取、分配工作原则和流程”等问题与宣讲人员交流互动,消除大家心中疑虑,鼓励大家在工作岗位力所能及传播捐献理念、普及捐献知识、做好捐献服务。下步,市红十字会将把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普及基层行宣讲活动与2025年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宣传季活动相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尊重生命、传递大爱,持续营造形成“博爱为怀、奉献为荣、自助助人”的良好社会风气。
8月8日,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内,一场沉重而又充满希望的告别仪式正在进行。一对兄妹,在承受逝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后,做出了令人敬佩的决定-捐献自己去世父亲的器官,以这种方式让父亲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得以延续。这一传递人间大爱之举,将为3名器官衰竭患者带去新生,也将为3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拾希望。今年8月初, 51岁的乔先生再次脑梗,紧急送往医院,虽经全力抢救仍未能挽回生命。始料未及的情况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乔先生的儿子小艺回忆:因为脑梗,自己大学毕业后,即回家照顾瘫痪在床父亲已有两年,期间父亲多次表达出希望在余生能做一些有益社会的事情。在父亲住院期间,小艺看到医院器官捐献宣传政策栏,便把父亲曾经的愿望告诉了医生以及自己的姐姐。 姐姐小羽知道后,便与弟弟、主治医生一起联系了南阳市红十字会,在详细了解了器官捐献政策,并与其他家人商量后,全家一致同意父亲器官捐献。乔先生的女儿小羽曾在郑州上大学,在校期间也多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女儿,我能深深感受到病痛对父亲的折磨。如今进行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8月5日,南阳市红十字会在淅川县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普及基层行宣讲活动。淅川县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业务副院长以及ICU、神经内外科等人员参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社会背景、社会意义、发展历程,解读了器官捐献工作政策法规、工作体系、工作流程等内容。与会基层医务工作者表示,通过聆听讲座,对器官捐献有了充分全面的了解,要把所学所得带回工作岗位,积极投身到器官捐献的宣传推动工作中去,为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与光明。生命接力·携手同行,基层宣贯永远在路上,每一站都是对生命尊严的颂歌,每一步都踏着爱的足迹前行。下步,市红十字会将做到县域医疗机构宣贯全覆盖,让更多人了解器官捐赠的重要意义,汇聚更多爱心力量,让生命的接力棒不断传递,让人间大爱永续流淌。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7月24日,濮阳市红十字会召开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普及培训活动,市直属各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参加培训。培训会重点介绍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发展的社会背景、社会意义、发展历程,解读了器官捐献工作政策法规、工作体系等内容,讲解了志愿登记、获取见证、缅怀纪念、人道救助等工作流程。会议还向参会人员播放了我市道德模范蔡峻虎、赵青竹夫妇捐献遗体的公益宣传片,详细介绍了我省、我市目前遗体与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进展情况,并分享捐献感人事例。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器官捐献是泽及他人、延续生命、造福社会的大爱善举,更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生动体现。市红十字会希望全社会正确认识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更广泛地普及器官捐献知识,引导更多社会人士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让人体器官捐献更好地造福人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