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佳佳来源:郑州市红十字会日期:2025-09-29 10:12
9月26日,惠济区新城街道开元社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实践站与市消防大队携手走进枫叶幼儿园,为园内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且意义非凡的安全教育活动。
活动中,红十字应急救护实践站的志愿者们向孩子们生动讲述了红十字的辉煌历程与崇高使命,同时普及了《红十字法》及宪法知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切实感受到人道主义的温暖与力量。
市消防大队的杨教官通过精心制作的PPT,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火灾逃生技巧,以及如何准确拨打119报警电话。PPT图文并茂,一幅幅震撼人心的救援图片、一个个真实的消防案例,不仅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更有效激发了他们学习消防知识的浓厚兴趣。
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国庆礼物,更为构建安全、和谐、友爱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9月29日,市红十字会赴清丰县,指导并参与当地红十字会组织的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宣传采集和科普宣传走基层活动,将爱心服务与科学知识精准送达基层,切实践行红十字“保护生命和健康”的使命。在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宣传采集活动中,市红十字会与清丰县红十字会联动发力,借助卫生系统无偿献血契机,全力推进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与血样采集工作。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通过展板展示、手册发放、现场讲解等形式普及知识,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小张医生结合自身经历,用“献血时多留8-10毫升血样即可加入中华骨髓库”的通俗表述,消除群众对捐献的顾虑。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全程参与,耐心讲解捐献流程、意义及安全性,不少无偿献血者受此感染,主动填写登记表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实现“一次参与,双重意义”,既为血库补充“热血”,也为白血病等患者家庭送去“生命希望”。当天,市红十字会还同步参与县红十字会联合县科协开展的濮阳市科普专家服务团走基层活动。在大流乡初级中学,市、县红十字会与科协形成服务合力,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携带
9月23日,郑州市惠济区红十字会联合区教育局走进惠济区锦艺实验小学,开展“探索人道法”课程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孩子们播撒人道主义种子,让爱与关怀在心中生根发芽。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温馨。郑州市培训中心的郑老师以专业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普及人道法基本知识,从起源、发展到现代社会作用,讲解生动有趣,帮助孩子们初步认识并理解人道法内涵。急救技能讲解环节,郑老师通过PPT展示、案例分析及现场实操演示,传授心肺复苏、烧烫伤处理等实用技能。她耐心指导孩子们操作练习,反复强调各步骤重要性,确保大家真正掌握关键技能。急救演示环节,工作人员邀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模拟急救场景。孩子们认真专注地操作,仿佛置身真实急救现场。演示结束后,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既是对孩子们勇敢尝试的肯定,也是对本次活动成功举办的认可。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频繁,收获颇丰。他们不仅学到了人道法知识与急救技能,更在心中种下了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种子。
9月15日,惠济区红十字会走进河南体育学院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珍贵、树立积极人生观,同时提升学生避险救护技能,强化校园救护服务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活动现场,红十字志愿者发放宣传彩页并耐心解答,向同学们普及《红十字会法》,讲解红十字会的宗旨、使命及法律责任,增强大家的认同感与参与感。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是此次宣传重点,志愿者结合案例、用通俗语言讲解,让青年学生形成深刻且全面的认识。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冯海河老师亲临现场,以感人故事开篇,讲述英雄事迹与人性光辉,激发青年学生为国为民的使命感。随后,冯老师详细讲解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的操作流程,亲自示范后邀请同学们实践,并及时指导纠正,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掌握急救方法。此次生命教育活动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关爱生命、勇于担当的种子,为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贡献了积极力量。
9月11日,郑州市二七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前往海一云商实业集团、致欧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爱心企业,送去荣誉证书与捐赠发票,感谢他们为郑州市第二初级中学西校区、郑州实验外国语学校北校区捐赠共计600套崭新桌椅,为学生送上“开学惊喜”。二七区红十字会主动担当:架起爱心 “连心桥”开学前,区红十字会接到区工会反馈:郑州市第二初级中学西校区、郑州实验外国语学校北校区部分班级仍在使用已超十年的老旧桌椅,存在桌面斑驳、桌腿松动、抽屉变形等问题,不仅影响学生日常学习,还暗藏安全隐患,桌椅补充更新成了学校的 “心头事”。得知情况后,区红十字会主动对接辖区爱心企业,最终促成海一云商实业集团、致欧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两所学校达成爱心合作,为捐赠事宜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企业火速行动:用实干传递企业温度作为此次捐赠的爱心主体,海一云商、致欧家居两家企业接到二七区红十字会对接信息后,第一时间安排专人与学校对接,实地了解学生身高、教室布局等细节,量身定制桌椅尺寸与样式。为确保开学后学生能尽快用上新桌椅,企业
9月9日上午,由郑州市红十字会筹资援建的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红十字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竣工揭幕仪式在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举行。该项目投入使用,不仅为五十七中注入了全新的爱心文化活力,更彰显了市红十字会在青少年人道教育领域的引领与赋能作用。项目筹备伊始,市红十字会便主动作为,全程参与指导规划设计。针对项目功能定位,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提出“精神传承+实践体验”双轨建设思路,指导学校将“求真知,有大爱”的校训与“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深度融合,统筹打造涵盖红十字文化长廊、博爱校医室及室外互动空间的综合性红十字文化阵地。同时,积极动员社会爱心企业——高途集团参与援建,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人道、博爱、奉献”理念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校园场景。与会嘉宾察看了文化长廊的精彩呈现、博爱校医室的设备配置及互动区的活动开展情况,对学校推进落实红十字文化教育的实践成果给予高度评价。随后,市红十字会、高途集团及学校领导共同为“博爱岛”揭幕。现场掌声雷动,这一刻不仅标志着五十七中红十字校园文化建设迈入新
秋高气爽,新学伊始。为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增强青少年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能力,9月1日至2日,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会走进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为中州校区、广电校区、东校区及思齐中学的3300 余名学生,带来三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这堂特殊的课程,将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种子播撒进同学们心田,为新学期筑牢坚实安全防线。结合初中生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本次培训内容重点突出、实用性强。讲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生动现场演示,详细讲解心肺复苏(CPR)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为让同学们有更直观认识,讲师特意携带训练专用人体模型和AED教学机进行现场演示。实操演练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在红十字应急救护讲师与学校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同学们分批次上前,亲身实践胸外按压的位置、深度、频率,以及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并模拟操作AED设备。“手臂要伸直,用上身力量按压”“吹气时要看到胸廓隆起”……讲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