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1.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指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因此是多功能干细胞,医学上称其为“万用细胞”,也是人体的始祖细胞。造血干细胞能自我更新、有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在成人体内主要存在于红骨髓,可分化和产生各种血液细胞,经血流释放到外周循环血液中,而本身保持总量不变。
人体大部分骨头的中央部分有骨腔,骨腔内所含的物质即骨髓。骨髓中有一种起着造血功能的细胞就叫造血干细胞。人血中的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粒细胞等,都是由它经过多次分化发育而成的。
2.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分类?
将健康人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到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此过程即为造血干细胞移植。
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可分为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根据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不同,采集造血干细胞分为:
骨髓造血干细胞:在麻醉下,直接采集捐献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
外周血干细胞:通过向捐献者注射细胞动员剂后,从捐献者的手臂静脉外采集和分离出造血干细胞。
脐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于胎儿脐带血。
3.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疗哪些疾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现代医学的重大突破。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恶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部分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部分遗传性疾病。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地中海贫血等。
4. HLA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是什么?
HLA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存在于人体的各种有核细胞表面。它是人体生物学“身份证”,由父母遗传;能识别“自己”和“非己”,并通过免疫反应排除“非己”,从而保持个体完整性。因而HLA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造血干细胞移植要求捐献者和接受者HLA配型相同。由于不同种族、不同个体的HLA千差万别,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捐献者和患者的HLA型别进行确定,从而选择与患者HLA相配合的捐献者进行移植,这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
5.捐献者中与患者的HLA相合率是多少?
同卵(同基因)双生兄弟姐妹为100%,非同卵(异基因)双生或亲生兄弟姐妹是1/4,非血缘关系的HLA相合率一般是1/400〜1/10,000。在较为罕见的HLA类别中,相合几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性,高相合率人群减少,今后移植主要在非血缘关系供者中寻找相合者。
6. 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有哪些条件?
凡年龄在18-45周岁之间,符合无偿献血条件,有献血经历,家人支持的健康公民,均可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符合报名条件者,可拨打所在地红十字会电话咨询,现场报名登记,也可进行网上报名登记。
7.成为捐献志愿者后该怎么办?
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后,只有当初次配型相合,并进一步高分辨实验证实HLA与患者相合时,体检合格,才会实现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患者生命的夙愿,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个过程可能是几个月、几年,或者十年、二十年,甚至许多志愿者可能始终没有捐献的机会。如果你的联系方式发生变化,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入库联系方式修改。
8.初次配型成功后,下一步如何进行?
初次配型成功后的流程如下:初次相合 - 高分辨送检 - 高分辨相合 - 体检 - 捐献 - 运送 - 移植。
9.采集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一种是中华骨髓库提倡的,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即给捐献者肌肉注射动员剂,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增生并迁移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另一种是抽取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作局麻或全麻,从髂骨中抽取骨髓干细胞。
10.动员剂对人体有副作用吗?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量极少,不能满足移植的需要,药物动员之后,加速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可使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数量增加20-30倍,以满足移植需要。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国际上目前的报道,药物动员剂对人体健康没有长期或严重的副作用。仅在注射之后,因为刺激骨髓造血,产生类似轻微感冒的症状,如低热、肌肉骨骼酸痛等,在停药之后很快消失。
11.从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健康有损害吗?
至今没有损害的报道。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将会消失。采集过程中所用的器材都经严格消毒并一次性使用,确保捐献者安全。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凋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损害健康。
12.捐献者大约需采集多少造血干细胞?
按卫生部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管理规范中采集量的要求:造血干细胞悬液50 - 200ml/人/次,每次循环处理血量不多于15,000 ml。CD34+细胞需达到2×106/kg且有核细胞数需达到5×108/kg,采集次数不超过2次。
13.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献血有何不同之处?
献血一般是献全血,指捐献所有的血液成分或单采成分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相当于献成分血,只捐献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和献血小板的方式非常相似。仅是在捐献前要注射细胞动员剂。
14.捐献造血干细胞有报酬吗?捐献者承担费用吗?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爱的奉献和救人的善举,坚持“自愿”、“无偿”的原则,没有报酬,捐献者也不用承担任何费用。
15.患者初次检索没有找到合适的捐献者怎样办?
总库的数据库将保存该患者的资料,在一年内为患者继续检索。移植医院也可通过中华骨髓库涉外咨询热线010-65221901申请到国外、境外骨髓库查询或选择脐血移植。
为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致信精神,进一步提升河南省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采集和移植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加强采集/移植医院的专业能力,河南省红十字会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医院业务交流会于8月27日下午在省红十字会顺利举办。中华骨髓库国家管理中心医疗服务部部长杜丹、协调员崔莉,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陈欣然、中华骨髓库河南省分库专家委员会主任宋永平等出席本次交流会。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部副部长常莹主持会议。中华骨髓库河南省分库专家委员会委员、省红十字血液中心高分实验室负责人、在中华骨髓库备案采集/移植医院的血液科负责人、协调员和采集技术人员共64人参加了本次交流会。颁发聘书:筑牢专业基石交流会上,省红十字会为中华骨髓库河南省分库第三届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上一届的13位委员将继任本届委员,继续为河南省的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提供坚实的专业技术支持和权威指导。经验共享:聚焦关
8月6日,濮阳市红十字会在濮阳油田总医院组织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血样集中采集活动。在院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下,11名医务工作者成功完成血样采集,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注入“濮阳力量”,为血液病患者点燃重生希望。为做好此次宣传采集活动,市红十字会与濮阳油田总医院密切协作,提前在院内开展宣传、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医院职工普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科学知识、流程及意义,消除大家对捐献的顾虑。活动现场,医院职工响应积极,纷纷咨询报名,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经过细致登记、健康筛查和血样采集等环节,此次活动成功采集11份造血干细胞血样,这些血样将汇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为等待移植的患者送去生命的“火种”。参加捐献的一名医务人员表示,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更懂得患病家庭的痛苦,今天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希望有一天不仅仅通过医术,还能够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生命因奉献而璀璨,城市因博爱而温暖。此次活动的圆满成功,离不开濮阳油田总医院院党委的高度重视,更离不开干部职工的
为进一步提升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质效,确保完成年度任务,7月24日,濮阳市红十字会召开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推进会,深入分析当前全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进展,查摆问题短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市红十字会、有关县(区)红十字会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会议。南乐县、台前县、示范区红十字会分别围绕捐献宣传动员、志愿者招募、入库及捐献案例跟进等工作开展情况,剖析工作难点,如宣传覆盖面有限、群众认知不足影响招募。华龙区红十字会介绍通过政府牵头、多部门合作、重点动员等方式开展宣传和集中采集,对入库人员进行跟踪服务,争取配套优待政策进行激励,实现造血干细胞工作做深做实等工作经验。会议宣读《2025年上半年濮阳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业务通报》。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各阶段任务,建立工作督导机制,定期跟踪进度。会议强调,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挽救生命、传递大爱的重要工作,关乎患者生命希望与社会公益氛围营造。全市各级红十字组织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借鉴先进经验,破解工作难题,凝聚多方
7月22日,河南安阳在读女博士程功叶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这位博士在科研任务繁重之际,毅然选择“凑空儿”救人,她说:“没有什么比挽救生命更重要!”程功叶是安阳某研究所的在读博士研究生,目前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一项重要科研项目。然而,当她接到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通知时,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她的导师得知后也全力支持,并叮嘱她“救人是大事,调整好作息,注意身体”。程功叶长期热心公益,课余时间坚持参与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累计捐献全血1200毫升、血小板28个治疗量。2019年,在一次献血活动中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意义,随即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21年5月,她首次配型成功,但因患者原因未能完成捐献,这成为她心中的遗憾。今年3月,当她再次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时,她激动地说:“入库多年,这次终于能实现救人的愿望了!”6月底,程功叶顺利通过高分辨配型和体检,并将捐献决定告知父母。起初父母有些担忧,但深知女儿独立有主见,最终尊重她的选择。 在赴郑州捐献前
7月23日,郑州青年胡卫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种子”,成为河南省第1550例、郑州市第540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胡卫用十余年的坚守,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公益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在于每个人都能伸出援手,传递温暖。”这是胡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今年33岁的他,从事写字楼运营管理及招商工作,而十年前,他还是一名基层医疗工作者。尽管职业身份几经转变,但他对公益的热忱从未改变。 2013年,胡卫在新乡某乡卫生院工作时,参与了一次造血干细胞知识普及活动。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毫不犹豫地留样入库,成为一名捐献志愿者。“能帮助他人,何乐不为?”这句朴素的话语,成为他坚持公益的初心。 十年时光流转,胡卫从医疗行业转战企业运营管理,但那份守护生命的信念始终未变。就在他入库12年之际,红十字会打来电话,告知他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那一刻,我的心情既惊讶又激动,非血缘关系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没想到入库这么多年后能收到这样的
7月17日下午,正值酷暑高温,室外温度逼近40℃,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部党支部书记常莹同志带领支部党员,前往郑州市区部分献血屋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看望慰问暑期坚守岗位的大学生志愿者,为他们送去志愿服务马甲,并调研无偿献血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在如意湖献血屋,支部党员们见到了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志愿者李煜。这是他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岗前培训后的第五次服务,他熟练、热情地向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部党支部党员们讲解无偿献血流程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献血屋医务人员高度评价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服务主动、学习能力强,是献血宣传的‘生力军’。” 随后,支部党员来到省人民会堂献血屋。工作人员们介绍,自7月9日起,该献血点已有6名大学生志愿者到此点做服务,他们思维敏捷、行动能力强,在科普宣传、流程引导等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效缓解了暑期献血服务压力。 此次参与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都是通过省红十字会7月初发布的招募令加入,经两期培训后上岗的30余名在郑学子,主要承担着无偿献血及造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