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志龙来源:信阳市红十字会日期:2025-06-16 09:06
6月10日,信阳市红十字会在体彩广场开展无偿献血健康科普暨“6·14”世界献血者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以“献血传递希望,携手挽救生命”为主题,感谢那些拯救数百万人生命的无偿献血者,颂扬他们无偿捐助血液的无私奉献之举,同时希望更多的人积极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
活动现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群众普及讲解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人体器官捐献等红十字相关知识和捐献政策等,鼓励更多公民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信阳红十字赈济救援队讲师在现场演示如何检查呼吸情况、打开气道、人工呼吸、定位按压,并使用人体模型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整体操作流程以及AED使用方法,为大家带来生动直观的“急救教程”,手把手指导大家如何进行急救,了解和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无偿献血,传递的是爱心,延续的是生命。世界献血者日主题宣传活动不仅仅普及献血知识,更彰显了献血者对挽救输血者的生命做出的贡献,颂扬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激励健康人群尤其是年轻人加入无偿献血行列。
在建军98周年之际,为传承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责任担当,8月1日,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猛犸卫士应急救援队联合地铁2、5号线晶晶服务先锋队,在黄河路站开展 “传承退役军人精神 普及地铁急救知识”公益宣讲活动。作为一支以退役军人为主力的专业救援队伍,猛犸卫士用实际行动践行“守护生命”的誓言,为市民送上一份特殊的“八一”生命守护礼。退役军人化身“救护导师”,硬核技能传承军人本色活动现场,猛犸卫士应急救援队的志愿者中,多位曾是服役多年的军人。他们身着红十字救援服,以军人特有的严谨与细致,化身“救护导师”,结合地铁人流密集的场景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在部队时,我们练的是保家卫国的硬本领;现在作为救援队员,普及急救技能就是守护群众生命的‘新战场’。” 一位退役军人志愿者的话引发共鸣。他们结合真实救援案例,拆解急救步骤中的关键细节,让乘客深刻感受到“每一秒都关乎生命”的紧迫感,更让大家看到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担当。实操演练淬炼救援能力,汗水里藏着“生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红十字公益事业深度融合,南阳市第八人民医院红十字会成立大会于7月25日顺利召开。市卫健体委二级调研员孙德臣,市红十字会党支部书记谢颖,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欣昌、副院长王巧慧、工会主席黄克出席会议。会议由市八院党政办主任吴松主持,部分医护会员代表参加。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副院长王巧慧首先宣读《关于成立南阳市第八人民医院红十字会的决定》。市红十字会党支部书记谢颖宣读《关于同意成立南阳市第八人民医院红十字会的批复》,并代表市红十字会向市八院红十字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她强调,在八院成立红十字基层组织,同时建成红十字应急救护实训室,是发挥医院专业优势、弘扬红十字精神的重要举措,希望广大医护工作者共同营造关心支持红十字事业的浓厚氛围,为基层红十字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市第八人民医院红十字会第一届会长、副院长王欣昌表示,成立红十字基层组织不仅是医院公益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全体职工对红十字精神深刻理解与崇高追求的集中体现。坚
暑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为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南阳市红十字小城大爱志愿服务队积极行动,通过酷暑巡护“生命竿”、开展防溺水安全课堂等一系列举措,全力织密水域安全网,为沿岸群众,尤其是暑期青少年筑牢了一道坚实的防溺水安全防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服务的温度与力量。2025年7月23日清晨6点,暑气已悄然蒸腾。南阳市红十字小城大爱志愿服务队的6名志愿者,已穿行在新野县梁营村的农场沟、湍河、香桥河及县委军民渠的河岸线上。他们利用一日中相对清凉的时段,对前期投放的防溺水救援设备展开细致巡护。 在巡护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部分用于紧急救援的竹竿被拔起丢弃在地。他们立即俯身拾起,用携带的铁丝等工具,将这些承载着生命希望的“生命竿”重新固定在醒目位置,确保一旦发生意外,岸边的竹竿能第一时间被取用施救。同时,志愿者们还带来了救生衣,对水岸旁丢失或松动的救生装备进行查漏补缺,重新捆绑固定,为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增添一道坚实的生命保障。每一根竹竿、每一件救生衣,都承载着志愿者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守护。酷热中,志
7月29日,信阳市红十字会组织信阳爱尔眼科医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13人医疗专家,赴“支部联支部”平桥区城东街道祠堂社区开展“红会送医计划”白内障专项筛查义诊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信阳爱尔眼科医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眼科医疗专家现场为群众们提供优质贴心的诊疗服务,专家们先对患者进行视力检查,用精密仪器筛查是否患有白内障等眼科疾病,向群众普及白内障、青光眼等致盲眼病的病因及症状表现,一一耐心解答群众问题,并告知注意事项或提醒定期复诊。此次筛查义诊活动为社区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受益群众50余人。后续市红十字会将结合红会送医计划年度任务,持续组织服务队进社区开展白内障专项筛查公益活动,切实为病患群众送知识、送健康。
7月31日上午,由漯河市红十字会、市总工会、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举办的“关爱新业态群体 助力高效能治理”红十字应急救护公益培训班正式启动。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二级巡视员罗静,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孙颍华,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金永,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主任王宏磊等出席开班仪式。活动现场,漯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金永在致辞中指出,新业态群体是城市运行的“血脉卫士”,提升其应急能力对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网约车司机代表卢豪星倡议从业人员争当“流动急救员”,让车厢成为生命守护的前沿阵地,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关爱。漯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二级巡视员罗静强调:目前新业态群体已成为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是城市的“流动风景线”,更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掌握应急救护技能,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保护,更是对他人生命的担当,是助力城市高效能治理的重要一环。希望参训人员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努力掌握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他人
为切实强化一线警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以及在伤害事故现场实施救护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7月30日,第9期CPR+AED 专项急救技能培训在淅川县公安局顺利开展,再次为守护生命增添力量。此次培训延续了以往“理论授课+实操演练+考核”的成熟模式。在理论授课环节,专业讲师围绕心肺复苏(CPR)的操作原理、AED的工作机制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急救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讲师结合实际案例,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参训的民辅警们快速理解并掌握了急救的基本理论。进入实操环节,参训民辅警们在授课老师一对一的悉心指导下,反复模拟各种急救场景。从评估现场、判断意识,到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再到AED除颤,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大家一丝不苟地练习着,力求每一个动作都精准熟练,只为在紧急关头能够迅速响应、高效施救,最大限度争取“黄金四分钟”。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训还设置了严格的考核环节。考核中,参训学员们沉着应对,熟练地完成了各项操作,充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