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荣竹来源:组宣部日期:2024-12-05 08:33
11月30日至12月2日,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斌一行来豫就红十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并与省、市、县红十字会工作者、志愿者代表座谈交流。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秦高亭陪同调研,各市市领导及红十字会相关负责同志等参加活动。
在郑州市,王斌一行先后来到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红会送医”中医药文化集市活动点,深入了解我省无偿献血有关情况,现场与无偿献血者面对面进行交流并表达感谢,实地参观了中医药文化集市,王斌表示集市是一次中医药文化的生动展示,是与人民群众生活的深入融合,是红十字工作以基层需求为牵引的创新形式。
在郑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实践站(金水区杜岭街道张砦街社区站)、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等地,王斌一行对郑州市救护实践站建设、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等进行调研。王斌对郑州市将人道服务阵地建设融入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工作的经验做法及五十七中学“一体”“两翼”“三支撑”“四途径”的红十字工作模式表示充分肯定。
在濮阳市,王斌一行先后前往濮阳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广场、华龙区神木红十字救护站、范县辛庄镇毛楼村红十字救护站和红十字水上救援队训练基地、南乐县后什固村红十字博爱楼和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基地等,调研濮阳市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三救三献”、“红十字童伴之家”、志愿服务、红十字青少年等有关工作。在听取相关工作介绍后,王斌对濮阳市红十字会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自身优势,扎实为民服务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座谈会上,王斌听取了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市红十字工作情况汇报及有关县区、医院、红十字志愿者的发言。王斌对河南省红十字工作的组织建设、宣传动员、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强调,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致信精神和总会十二大会议精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进一步持续加强组织建设,让红十字工作有阵地、有力量、有载体;进一步扎实做好“三救三献”工作高质量发展,成为深化工作、提高影响力的强有力抓手。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综合台账有关要求,濮阳市各级红十字会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协同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截至目前,共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活动70余场,累计覆盖13000余名师生,切实提升了校园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率,筑牢了师生生命安全防线。活动主要围绕红十字运动知识、心肺复苏、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创伤救护等内容开展普及讲座。每走进一所学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事故实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等相关急救知识进行理论讲解,并借助人体模型等教具,就心肺复苏的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操作步骤,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背部叩击法和腹部冲击法等救护要领进行现场演示。师生们在观看听讲后,纷纷踊跃上台参与实操演练,救护师资手把手进行指导、纠正动作,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确保“学得会、用得上”。参加培训的师生们纷纷表示:“先听课再动手练,急救动作记得又快又牢!现在遇到突发情况,我们也能冷静处理,再不会手忙脚乱啦!”一系列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活动的开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帮助教师掌握基础急救技能,进一步提升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根据濮阳市2025年市政府综合台账要求,3月17日,市红十字会先后走进濮阳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中心和市第一高级中学,开展应急救护知识专题培训。在濮阳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中心对来自市油田第一小学的9个班级478名学生们进行了培训。市红十字会专业讲师团队采取“理论讲授+实操演练”的立体教学模式,重点开展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创伤止血包扎等核心课程教学。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与相关急救措施,为学生们进行专题讲授。随后,学生们分组,由不同师资带领,参加两节实操课程。在市第一高级中学,针对全校180余名班主任开展应急救护知识专题培训。结合班主任群体的工作特点,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精心准备课程,以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校园真实急救案例视频,重点强调了应急救护“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师资选取贴近教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提升中小学校应急救护能力,护航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濮阳市2025年市政府综合台账要求,3月10日-14日,市红十字会组织华龙区红十字会连续开展5期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活动,为500余名学校师生带来了生动的生命教育课程。活动分别走进华龙区实验小学、市子路小学、市油田第一小学、市第二实验小学、市实验小学。活动现场,红十字会师资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心肺复苏操作、AED使用方法等急救知识,并重点强调了“黄金4分钟”救援时间的重要性。现场师生认真记录要点,积极互动提问,学习氛围浓厚。在师资指导下,老师们分组使用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实操训练,从判断意识和呼吸、呼救报警到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每一步骤均严格规范操作。师资一对一纠正动作,确保急救技能掌握到位。此次活动不仅让师生掌握了在突发伤病事件中快速反应、科学施救的急救技能,更传递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责任感。未来,市红十字会将持续推动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救互救能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举办探索人道法项目课程大赛,由濮阳市红十字会推荐的濮阳市第四中学两位教师的课程作品凭借真实课堂脱颖而出,杨彦如老师的《旁观者的两难困境》荣获三等奖,李竞央老师的《旁观者能做些什么》获得纪念奖。这一殊荣不仅展现了濮阳市在青少年人道主义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也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人道法课程设计提供了优秀范例。探索人道法项目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合作开展的面向广大青少年的人道主义教育项目,旨在向青少年介绍国际人道法的基本规则和原则,引导青少年理解保护人的生命和尊严的重要性,帮助青少年塑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两位老师的参赛课题紧扣现实情境,通过游戏带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元化教学手段,讲授了“旁观者”“人道行动”和“两难处境”的概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旁观者”在突发事件中的责任与担当。结合当下校园欺凌这一热门话题,剖析旁观者心理与行为的复杂性,激发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理性判断与主动干预的意识。结合“人道、博爱、奉
为进一步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12月21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生命教育·健康守护”行动——健康科普义诊活动走进濮阳市图书馆,濮阳市红十字会组织医疗专家志愿者开展健康筛查、发育评估、救护培训、科普讲座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全民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意识。义诊现场,濮阳油田总医院儿童生长发育、眼科、口腔科志愿专家团队为儿童进行测量身高、体重、口腔、眼科检查、拍摄儿童骨龄片、绘制生长发育曲线图以及体格生长评价等系列健康检查,通过检查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健康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避免健康风险。测量身高体重口腔检查测定骨龄眼科检查专家指导儿童生长发育在一楼大厅,市红十字会的“急救地摊”引来众多家长及孩子围观。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向群众现场讲解心肺复苏及AED的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包扎等应急知识。应急救护师资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传播急救知识,让家长及孩子们知道了如何识别和启动急救及急救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些救命技巧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12月1日,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斌,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秦高亭一行8人莅临濮阳调研红十字工作。市政府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张宏,市红十字会机关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芳慧,相关县(区)主要领导以及红十字会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王斌一行先后前往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广场、华龙区神木红十字救护站、范县辛庄镇毛楼村红十字救护站、范县红十字水上救援队训练基地、南乐县后什固村红十字博爱楼和南乐县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基地等地,调研我市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三救三献”、“红十字童伴之家”、志愿服务、红十字青少年等有关工作。在听取相关工作介绍后,王斌对我市红十字会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自身优势,扎实为民服务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调研组在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广场调研组在华龙区神木红十字救护站调研组在范县毛楼村红十字救护站调研组在范县红十字水上救援队训练基地调研组在南乐县后什固村红十字“童伴之家”调研组在南乐县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基地王斌指出,濮阳市各级红十字会在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三救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