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捐献造血干细胞圆夫妻愿望

作者:赵正阳来源:资料库日期:2021-12-08 18:22


 

   今年36岁的张宇,是淅川县房产服务中心保障办的一名职工。12月6日,他将为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送去生命希望,成为河南省第1054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今年9月,张宇接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有一名患者急需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问他是否愿意奉献爱心救助这位血液病患者。出于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一名退伍军人的本能,张宇当时直接就答应了捐献,他心想:配型成功是十几万分之一的概率,对于患者来说更是生命的一线希望,这是难得的缘分,我很荣幸,我必须得去!

   当回忆起加入骨髓库的经历时,张宇讲道:“我加入是受到淅川县第二例捐献者杨伟的影响,他也是我的朋友,当我知道他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之后,我也想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到血液病患者。”2017年5月,张宇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时刻做好了捐献的准备。与此同时,张宇的爱人也跟随他一同加入了骨髓库,2018年张宇的爱人便接到了配型成功的电话,但由于当时张宇妻子正在怀孕期间,不能捐献,这成了两人的一个遗憾。这次张宇来郑捐献,也算是圆了他们夫妻二人共同的一个愿望。

   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张宇信守承诺、积极配合,顺利完成高分辨检测、体检等捐献前工作。

图片2.png 

   在生活中,张宇发现还有很多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就有一定的误解,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对自身造成伤害。张宇也想借这次捐献,让更多人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具体细节,希望更多人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队伍中来,他说:“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希望!”张宇的善举同样受到了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单位领导对张宇无私奉献的行为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并呼吁更多同志向张宇学习,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队伍中,救助更多血液病患者。


相关新闻

  • 红十字志愿者重阳行 黄河文化看郑州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爱老、敬老的浓浓氛围,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河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和郑州市红十字会,组织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和捐献者家属共赴黄河游览区开展“喜迎二十大·欢乐庆重阳”主题活动,70多名志愿者欢聚一堂,共度重阳佳节,共享美好时光。 9月27日早上9点,志愿者一起坐着大巴车赶赴黄河文化公园,秋日的黄河,天蓝蓝,云悠悠,草青青。走进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志愿者们手举国旗,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各个激情澎湃,精神矍铄,一起领略黄河的壮美风光。在炎黄二帝广场前,志愿者们高喊祖国万岁,留下欢声笑语。下午志愿者们参观了黄河博物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志愿者们了解了黄河的起源、发展、黄河周边的文化、黄河泛滥及治理的全过程,郑州地处黄河流域腹地,在黄河文明中居于中心地位。在郑州数量众多的古遗址中,不仅包含早期人类生活遗存、都城和城市遗存,还有礼制、科技、天文、教育、宗教和墓葬陵寝遗存,集中涵盖了华夏历史文明起源发展过程中绝大部分类型的核心内

  • 奉献点燃希望 爱心延续生命——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组织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宣传活动(二)

    为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进一步推动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发展,9月26日,河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在市体育中心地铁口开展以“奉献点燃希望,爱心延续生命”为主题的人体器官捐献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地铁工作人员、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行人等发放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彩页、帆布袋、抽纸、防疫包,讲解人体器官捐献知识和捐献政策,科普器官捐献小常识,并现场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以实际行动支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据统计,截至2022年9月,河南省共有421125名志愿者申请捐献器官,成功实现器官捐献2436例,挽救了7100余人的生命,实现生命接力。

  • 生命速运 爱心无限 ——荥阳公交司机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

    “能有机会救这孩子,也是我们两个的缘分。”2021年8月5日,来自荥阳的公交司机牛跃虎在郑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位未成年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种子”,成为郑州市第342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今年39岁的牛跃虎是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一运营公司的一名普通公交司机,虽然工作劳累,但一有机会他就会进行无偿献血。2012年,一次献血过程中,牛跃虎了解并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希望能在有人需要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20年7月9日,下了班的牛跃虎接到郑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14岁的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捐献。然而,在进行高分辨配型之后,由于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捐献流程被迫终止。2021年3月8日,牛跃虎再次与一位未成年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他高兴地说:“上次没有捐献成功,还以为不会再有机会了。”在牛跃虎的积极配合下,捐献前流程顺利完成,捐献被定于2021年8月5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进行。7月20日,一场千年

  • 河南省红十字会“爱之传承 生命问答”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河南省红十字会“爱之传承 生命问答”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加强我省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工作,号召更多公民参与到红十字志愿者队伍中来,经过前期精心筹划,通过地铁、电视、广播、网络媒体、自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在全省范围内成功举办为期30天 “爱之传承 生命问答”为主题的红十字及器官捐献基础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此次活动在河南经济广播、河南音乐广播、《201104-18点资讯》分别对不断更新内容的人体器官捐献知识进行为期30天,每天不低于3次播报。在河南经济广播以“爱之传承、生命接力”为主题的人体器官捐献知识采访式录音谈话主题节目。河南省红十字会精心制作了“生命之约 大爱传递”宣传微视频,在6家具有移植资质的医院门诊大厅和地铁1号线大屏幕内进行循环播放。此次活动约3000万人次了解了人体器官捐献基本知识,活动结束通过小程序了解器官捐献知识答题共11597人答题,礼品邮寄共计2750份。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参与答题等多种形式,让公众了解红十字会,正视人体

  • 洛阳市红十字会创新造干宣传方式—— 全市巡演豫剧《大爱相髓》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展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风采,进一步传播“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知识,洛阳市红十字会创新造干宣传方式,指导洛阳市红十字艺术团根据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真实故事改编的豫剧《大爱相髓》,计划从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洛阳市各辖区演出113场,截止目前已经演出9场。演出以来,独特的表演形式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豫剧《大爱相髓》改编自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杨春萍的真实事例,事迹感人,编剧构思巧妙,形式喜闻乐见,是我会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方式的积极创新。该剧讲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和患者配型成功后,准备去捐献却遭到家人阻拦,志愿者把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讲给家人,最后得到支持、成功捐献的过程。洛阳市红十字会通过创新方式巡演豫剧《大爱相髓》,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意义,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深入、持久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引导更多的爱心人士积极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用行动拯救生命,为血液病患者奉献“生命火种”。

  • 造血干细胞捐献流程

    造血干细胞捐献流程报名登记(一)报名登记1、年龄:男性18-45岁,女性不超过40岁;2、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有献血经历,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和过程了解;3、本省常住;4、家人支持,或在家人反对时仍能继续履行加入时的承诺。符合报名条件者,可拨打所在地红十字会电话咨询、报名。报名登记有两种方式:现场报名登记、网上报名登记 。对于网上报名登记者,当地红十字会将适时与您取得联系,安排或约定后期血样采集相关工作。取样检验(二)取样检验按照填写入库申请表-申请表审核-留取血样-领取入库凭证(荣誉证书)步骤进行,每人抽取8-10毫升血液。郑州市在同乐路9号省血液中心献血大厅设固定采集点;其它没有固定采集点的市(县),当地红十字会每年会定期,或当集体报名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安排或约定血样采集时间、地点,集中组织血样采集。个人志愿者可随时到固定采集点办理相关入库手续。资料入库(三)资料入库血样采集后,将被送往中华骨髓库认定的实验室做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检验,检验结果将录入计算机系统并上传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