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太康:持续关爱城市守护者 坚持为环卫工人送早餐

作者:郭宇来源:周口市红十字会日期:2024-05-29 08:49

 5月22日,凌晨四点三十分,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谢安大道旁的爱心粥屋准时亮灯,洗菜、炒菜、煮粥、准备馒头、餐具……志愿者有条不紊地准备着早餐,为的是将热乎乎的早餐准时送到300位环卫工作者手中。

 六点钟,晨光熹微,辛勤的环卫工作者已将县城主干道打扫完毕,他们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陆续来到粥屋、排队打饭。“太感谢了,我们干完活儿来这儿免费吃上一顿热乎饭,真是暖胃又暖心!”环卫工王叔叔喝着热气腾腾的豆沫汤,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乐呵呵地说,这里的饭菜好吃,加上自己饭量大,每顿饭都要吃8个馒头,“这里的志愿者都特别关照我,一定要让我吃饱再走。”幽默的话语逗笑了所有人,暂时拂去了大家的疲惫,现场洋溢着温馨的气氛。

“大娘,您先吃着,不够了再叫我。”五年如一日,志愿者陈新义总是能注意到行动不便的老者,贴心地送去一碗热汤,大家只知道他是爱心粥屋的志愿者,不知道他还是太康县税务局城关分局分局长。做志愿者期间,他听到了无数次“谢谢”,也说出了无数句“谢谢”,提起当志愿者的初衷,他眼眶湿润:“环卫工人为了城市的整洁付出了很多,每天早早的起来工作。同为城市的一员,我们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据了解,太康县环卫工人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每月收入只有一千多块,多数人舍不得花钱买早餐,忙碌时通常白开水就馍即可打发一顿饭。为解决“如何让环卫工人吃上一口热饭”这一问题,现任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焦阳光自2014年建立“爱心粥屋”,每天清晨6点准时为环卫工人、智障人员、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提供一顿免费早餐。这顿早餐包括两种时令蔬菜、一份咸菜、一碗粥,以及不限量的馒头。他表示将继续关注环卫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他们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环卫工人这一群体,共同为城市的整洁和美丽贡献力量。

 “贴在耳朵这个位置可以缓解关节酸痛,您平时要注意休息……”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志愿者”们,还多了几位来自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的医生,在现场为大家免费提供听诊、把脉、推拿、穴位贴敷。据了解,2020年,河南省红十字会关注到了焦阳光免费提供早餐的“爱心粥屋”,也关注到环卫工人这类特殊群体,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通过多种方式向他们表达敬意和关怀。省红十字会组织宣传部副部长梁宗飞表示,这场特别的义诊活动,旨在为辛勤付出的环卫工人们提供健康关怀和医疗服务,充分体现了红十字会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以及对于环卫工人辛勤工作的认可和尊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爱心粥屋”为环卫工免费提供早餐的爱心举措在太康县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这一行动中,为环卫工人提供帮助。有的人捐赠食材,有的人提供资金支持,还有的人亲自参与到早餐的准备和分发工作中,更有书法爱好者将作品爱心拍卖,所筹善款全部捐赠给粥屋。这份全社会的关爱,让环卫工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然而,县红十字会并未因此而满足。他们深知,要想真正改善环卫工人的生活状况,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因此,他们计划进一步扩大这一项目的规模、争取为更多的环卫工人提供帮助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更多的关爱方式,以全面提升环卫工人的生活质量。

相关新闻

  • 漯河市举办“社·志联动 红十字救在身边”助力基层高效能治理公益培训

    10月27日下午,漯河市红十字会和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举办的“社·志联动 红十字救在身边”助力基层高效能治理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在临颍县正式启动。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孙颍华,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二级调研员苗发勇,临颍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正凯出席开班仪式。仪式由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杨浩主持。本次培训面向临颍县各乡镇(街道)高效能治理工作分管领导、工作人员、社区网格员及志愿者,旨在提升基层应急救护能力,推动社志联动机制落地见效。培训计划利用2个月时间分批次对全市各县区基层志愿者、专业社工等开展集中培训。张正凯在致辞中表示,“社·志联动 红十字救在身边”助力基层高效能治理公益培训是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的重要探索。掌握应急救护技能,既是对个人能力的强化,更是对群众安全的保障。苗发勇宣读培训通知并强调,参训人员要充分认识本次专题培训在提升志愿者服务专业化水平和充实应急救护储备力量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聚焦学用结合,确保培训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孙颍华在讲话中提出三点要求:一是

  • 急救技能进校园 守护生命护安全 —— 三门峡市红十字会开展高校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为了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能力,9月25日-10月23日,三门峡市红十字会走进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和三门峡社会管理学院,共开展12场红十字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和应急救护课程,为7000余名大学师生普及急救知识。培训由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讲师翟巧玲、李光华、王晓丽和杨海娜、南东琴等教师进行授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救护概论、心肺复苏理论、AED的使用、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等。培训方式包括理论授课、实操两部分。培训讲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解了急救的基本原则、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重点强调了“黄金4分钟”在心肺复苏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及时施救对挽救生命的关键作用。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积极参与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实操阶段,讲师们以十足的耐心,带领学员开展模拟演练。他们边讲解边示范,学生们热情高涨,在讲师指导下上前尝试,认真揣摩每个动作的精髓,努力将技能学到实处。此次活动不仅宣传普及了应急救护知识,更培育了 师生们“自救互救、

  • 濮阳市:红十字生命教育进高校——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开展沉浸式应急救护与造血干细胞知识培训

    为进一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升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动员更多青年力量加入志愿捐献者行列,10月14日,濮阳市红十字会联合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开展“生命守护者培育计划”,通过理论授课、情景模拟、互动实践等形式,为100余名师生系统传授应急救护技能与造血干细胞知识,成功构建高校人道实践平台。活动中,培训讲师围绕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展开详细讲解与实操演示。内容涵盖心肺复苏(CPR)的关键步骤、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指导同学们利用模拟人进行了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技能的实践操作练习。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动,在讲师的悉心指导下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应急救护技能。随后,活动进入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普及与志愿者动员环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通过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手册、进行专题讲解等多种形式,向在场大学生科学、系统地介绍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并呼吁富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踊跃加入中华骨髓库,用可再生的细胞,

  • 情暖夕阳 爱在金秋 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会开展重阳节敬老活动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承载着尊老敬老传统的节日里,10月27日,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会党支部携手共建企业中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党支部及张菊志愿者服务队共同走进金水区中心敬老院,开展“情暖夕阳 爱在金秋”敬老慰问活动,以党建引领聚爱心,用实际行动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祝福与浓浓关怀。活动现场暖意融融,党员志愿者们向老人们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饮食起居等情况,倾听老人们的心声,叮嘱他们注意添衣保暖、保重身体,用暖心的话语驱散秋日的凉意。同时,慰问团队为老人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小面包、桃酥、牛奶、粽子等慰问品,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结合敬老院日常照护工作的实际需求,金水区红十字会党支部特别为工作人员开展了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培训现场,专业讲师结合老年照护常见场景,通过通俗易懂的理论讲解、生动直观的实操演示,详细传授了心肺复苏、气道梗阻急救等实用技能。工作人员们认真学习、积极互动,纷纷上手实操练习,讲师逐一进行指导纠正,帮助大家熟练掌握急救要点,有效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为老人

  • 捷报频传!河南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全国培训斩获四项优秀奖

    10月23日15时,中国红十字总会第43期应急救护师资提升班在北京中国红十字会宾馆正式开班。本次培训汇聚了河北、辽宁、河南、湖北四省的23名骨干应急救护师资,旨在通过系统提升与实战考核,强化师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中国红十字总会训练中心应急培训部部长姜之伟在开班仪式上作动员讲话,强调了应急救护师资在普及急救知识、守护生命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班主任田淼同步明确了培训纪律、学习要求及考核标准,为培训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中国红十字总会第43期应急救护师资提升班合影截至10月26日,培训已顺利推进至第三天,心肺复苏与创伤救护实操考核圆满完成。令人振奋的是,河南省红十字会选派的孙耀、曹双双、孙慧、崔艳红四位师资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稳定的临场表现,从参训学员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两个心肺复苏优秀奖和两个创伤救护优秀奖,为河南赢得了荣誉。心肺复苏优秀学员与培训老师迟玲、张京丽合影创伤救护优秀学员与培训老师迟玲、张京丽合影培训期间,河南师资团队始终秉持“空杯心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课堂上

  • 关爱生命,“救”在身边——三门峡市红十字会开展首期公益初级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班

    10月18日,三门峡市红十字会举办第一期公益初级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班,来自社会各界的44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本次培训由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讲师翟巧玲、白梅进行授课。培训过程严格按照《中国红十字会红十字救护员标准化培训教学大纲》执行,实行“四统一”标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救护概论、心肺复苏理论、AED的使用、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常见急症和创伤救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培训方式包括理论授课、分组实操和考核三部分。实践操作分组进行,通过救护师资的讲解、示范和指导,参训学员熟练掌握了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现场处理等应急救护技能。所有学员仔细聆听,积极参与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课堂学习氛围浓厚。经过培训学习,44名学员全部通过考核,获得红十字初级救护员证。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学习收获颇丰,了解到许多以前不知道的急救知识,基本掌握操作技巧,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都增添了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