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宇来源:周口市红十字会日期:2024-05-29 08:49
5月22日,凌晨四点三十分,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谢安大道旁的爱心粥屋准时亮灯,洗菜、炒菜、煮粥、准备馒头、餐具……志愿者有条不紊地准备着早餐,为的是将热乎乎的早餐准时送到300位环卫工作者手中。
六点钟,晨光熹微,辛勤的环卫工作者已将县城主干道打扫完毕,他们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陆续来到粥屋、排队打饭。“太感谢了,我们干完活儿来这儿免费吃上一顿热乎饭,真是暖胃又暖心!”环卫工王叔叔喝着热气腾腾的豆沫汤,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乐呵呵地说,这里的饭菜好吃,加上自己饭量大,每顿饭都要吃8个馒头,“这里的志愿者都特别关照我,一定要让我吃饱再走。”幽默的话语逗笑了所有人,暂时拂去了大家的疲惫,现场洋溢着温馨的气氛。
“大娘,您先吃着,不够了再叫我。”五年如一日,志愿者陈新义总是能注意到行动不便的老者,贴心地送去一碗热汤,大家只知道他是爱心粥屋的志愿者,不知道他还是太康县税务局城关分局分局长。做志愿者期间,他听到了无数次“谢谢”,也说出了无数句“谢谢”,提起当志愿者的初衷,他眼眶湿润:“环卫工人为了城市的整洁付出了很多,每天早早的起来工作。同为城市的一员,我们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据了解,太康县环卫工人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每月收入只有一千多块,多数人舍不得花钱买早餐,忙碌时通常白开水就馍即可打发一顿饭。为解决“如何让环卫工人吃上一口热饭”这一问题,现任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焦阳光自2014年建立“爱心粥屋”,每天清晨6点准时为环卫工人、智障人员、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提供一顿免费早餐。这顿早餐包括两种时令蔬菜、一份咸菜、一碗粥,以及不限量的馒头。他表示将继续关注环卫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他们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环卫工人这一群体,共同为城市的整洁和美丽贡献力量。
“贴在耳朵这个位置可以缓解关节酸痛,您平时要注意休息……”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志愿者”们,还多了几位来自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的医生,在现场为大家免费提供听诊、把脉、推拿、穴位贴敷。据了解,2020年,河南省红十字会关注到了焦阳光免费提供早餐的“爱心粥屋”,也关注到环卫工人这类特殊群体,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通过多种方式向他们表达敬意和关怀。省红十字会组织宣传部副部长梁宗飞表示,这场特别的义诊活动,旨在为辛勤付出的环卫工人们提供健康关怀和医疗服务,充分体现了红十字会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以及对于环卫工人辛勤工作的认可和尊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爱心粥屋”为环卫工免费提供早餐的爱心举措在太康县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这一行动中,为环卫工人提供帮助。有的人捐赠食材,有的人提供资金支持,还有的人亲自参与到早餐的准备和分发工作中,更有书法爱好者将作品爱心拍卖,所筹善款全部捐赠给粥屋。这份全社会的关爱,让环卫工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然而,县红十字会并未因此而满足。他们深知,要想真正改善环卫工人的生活状况,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因此,他们计划进一步扩大这一项目的规模、争取为更多的环卫工人提供帮助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更多的关爱方式,以全面提升环卫工人的生活质量。
为提升师生应急自救互救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5月22日,开封市示范区红十字会联合梁苑小学开展应急救护专题培训,全校123名教职工及学生代表参与学习。此次培训由示红十字会资深讲师曹爽担任主讲。培训现场,曹爽讲师结合校园常见突发状况,以生动案例切入,系统讲解了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创伤止血包扎等核心急救知识。在理论授课环节,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阐释了急救“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强调正确施救对挽救生命的关键作用。在实操演练阶段,曹爽讲师利用模拟人道具,分步骤演示心肺复苏的规范操作流程,从判断现场环境安全、确认患者意识呼吸,到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每个动作都细致入微。针对儿童急救与成人急救的差异要点,她进行了重点说明。同时,还邀请师生上台进行模拟操作,手把手纠正按压位置、深度、频率等细节问题。在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教学中,她通过情景模拟,教授海姆立克急救法在成人、儿童、婴儿间的不同操作手法。培训结束后,参与师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此次培训不仅让师生掌握了实用的急救技能,更有效增强了
今年5月8日是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为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濮阳市当天在龙都广场举办“世界红十字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以“矢志人道 携手同行”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普及“三救三献”知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人道公益事业。在急救技能体验区,市红十字盛臻志愿服务队专业救护师资通过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现场教授心肺复苏技能、腹部冲击急救法和AED使用方式,吸引市民动手实操。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和掌握急救知识,自己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再也不会手足无措,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措施,为伤者提供及时的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市红十字救援队现场展示了现代化救援设备。队员们结合真实救援案例,向市民传授溺水的自救互救技能,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在“让爱回家”主题展台前,市红十字393寻亲志愿服务队还现场发放防走失定位手环,解决了部分老年人走失寻找困难的问题。近6年来,市红十字393寻亲志愿服务队累计接到求助救援信息两千多例,成功救援一千八百余例,出动救援车次六千多次,出动
5月16日,濮阳市红十字会召开全市红十字系统“5·8人道公益日”筹资工作暨确保“双过半”工作推进会。各县(区)红十字会主要负责同志和市红十字会机关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全省红十字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5月12日,全省红十字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在驻马店市确山县举行,会议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观摩应急救护大赛等方式,梳理总结了上半年重点工作,对下半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我们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指明了路径。各县(区)红十字会要聚焦聚力省红十字会重点决策部署,充分吸收先进市县红十字会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真正将“他山之石”的经验创造性转化为推进我市红十字工作发展的措施。会上,各县(区)红十字会汇报了今年“5·8人道公益日”筹资工作情况、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以及下半年工作安排。市红十字会对全市红十字系统量化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讲评,对进一步开展好“5·8人道公益日”筹资活动和做好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会议强调,各县(区)红十字会在对照年
今年以来,濮阳市红十字会深入落实年初市政府综合工作台账要求,将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活动作为建设平安校园和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力抓手,高位谋划、强力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红十字会已累计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讲座141场,覆盖高中、义务教育和幼儿园师生超22000余人,超额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超半”,为完成全年200场目标奠定坚实基础。高位统筹规划,强力推动任务落地生根市红十字会坚持“早谋划、强保障”的原则,年初成立以市红十字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区县红十字会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任务,确保活动有序推进。市红十字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节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周总结、月通报”机制,对工作进度进行实时动态跟踪,联动合力,确保活动有序稳步推进。精准设计教程,创新模式提升培训实效市红十字会根据学校工作特点,立足学校教师生、后勤
为深化豫澳两地红十字会合作,推进乡村振兴,5月15日,省红十字会与澳门红十字会联合调研考察组一行6人,赴定点帮扶村确山县三里河街道南泉社区开展实地调研考察。调研考察组由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瑞勇、澳门红十字会赈灾事务副总监王毅耘共同带队。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详细了解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议事机制,在社区红十字博爱卫生站调研基层疾病防控体系建设、特殊群体医疗帮扶情况,深入村内实地勘察道路硬化、桥梁安全等民生工程,评估汛期防灾减灾能力。刘瑞勇指出,此次联合调研标志着豫澳红十字会合作进入“项目化、常态化”新阶段,要求驻村工作队详细梳理需求清单,确保帮扶资源精准对接。王毅耘副总监表示,澳门红十字会将充分发挥国际网络优势,在公共卫生、防灾减灾等领域深化豫澳合作,为河南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025 年 5 月 20 日上午,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西门社区洋溢着温暖与希望的氛围,市主城区首个“红十字博爱服务站”在这里挂牌成立。开封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李新民,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二级调研员白胜利,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孙风鸣,城西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李雪等领导与社区人员共同见证这一践行 “人道、博爱、奉献” 精神的重要时刻。在新西门社区主任郭静的引导下,大家参观了新西门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城西办事处一中心四平台主任李俊杰详细介绍了城西办事处及新西门社区基本情况、公益服务活动开展情况。他表示,新西门社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一老一小”,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困难群众帮扶、邻里矛盾调解、儿童托管等便民惠民服务,用实际行动传递社区温暖,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认可。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二级调研员白胜利对新西门社区加强红十字组织建设予以肯定。他指出,新西门社区红十字博爱服务站的成立是基层治理与公益事业融合的创新实践,将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专业、更系统的人道服务,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