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志愿者成为捐献的主力军

作者:文梅英来源: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部日期:2025-01-26 08:20

1月24日上午,南阳90后女孩乔书晴在省人民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河南省第1486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她的成功捐献为我省“龙年”造血干细胞捐献服务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乔书晴是今年的第7位90后捐献者,河南省自2003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70 、80 、90 后,逐步成为捐献的主力,爱心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向下传递,目前90后已成为捐献主力军。本月9例捐献者中,有7例是90后捐献者,2024年145例捐献者中,也有72位是90后捐献者。

       特殊的新年礼物

99年出生的乔书晴,独立、善良、富有爱心,在2021年的一次献血中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当时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可以拯救血液病患者生命。2024年11月,南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乔书晴,与一名血液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成功,起初她不敢相信,以为是“诈骗电话”,了解事情真相后,她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造血干细胞,也完成了先前“挽救患者生命”的愿望。她说:“加入中华骨髓库后,慢慢淡忘了这件事,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真的挺意外,也很兴奋,像中了大奖一样! ”

去年12月,乔书晴顺利通过高分辨检测和体检等流程。在此期间,她对捐献知识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她十分珍惜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的缘分,希望自己可以如期捐献,帮助“有缘人”早日摆脱疾病的折磨。

24日乔书晴捐献结束后,她的“生命种子”将在第一时间输入患者体内,为患者重生送去希望。乔书晴说:“希望这份特殊的‘新年礼物’让患者早日康复,新的一年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

90后成主力军,比去年增加24例

像乔书晴这样的90后,日渐成为河南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主力。2024年,河南造血干细胞捐献人数达到145例,其中:男性:126例,女姓:19例。90后(年龄≤34岁)捐献者72例,80后(年龄≤44岁) 53例,70后(年龄≤54岁)3例,00后1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48岁,90后捐献者较上年增长了24例。从捐献者职业统计,公司职员最多:58例;其次是医务人员:32例,公务员和学生各13例,位居第三位。

 

 

相关新闻

  • 情系一线工作者——南阳市红十字银丰生物志愿服务队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

    7月31日,南阳市红十字银丰生物志愿服务队组织“夏日送清凉”活动,为坚守一线的户外工作者送去关怀,以实际行动践行红十字精神。志愿队队长杨秀丽目睹户外工作者冒酷暑从事路面维修、环境清扫等工作,深受触动,遂组织采购防暑物资。过程中,志愿者们得知一位年长瓜农销路困难,当即采购600斤西瓜,既解瓜农之急,又为活动增添清凉物资。据了解,该小区部分一线员工为退伍老兵,他们保持“退伍不褪色”的作风,恪尽职守保障小区运转。收到物资后,大家表示将以更饱满状态投入工作。 此次活动恰逢“八一”建军节前夕,既为户外工作者送去清凉,也向退伍老兵致以节日问候。下一步,南阳市红十字会将持续关注一线需求,常态化开展关爱活动,凝聚社会力量,为文明南阳建设贡献力量。

  • 情系一线工作者——南阳市红十字银丰生物志愿服务队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

    7月31日,南阳市红十字银丰生物志愿服务队组织“夏日送清凉”活动,为坚守一线的户外工作者送去关怀,以实际行动践行红十字精神。志愿队队长杨秀丽目睹户外工作者冒酷暑从事路面维修、环境清扫等工作,深受触动,遂组织采购防暑物资。过程中,志愿者们得知一位年长瓜农销路困难,当即采购600斤西瓜,既解瓜农之急,又为活动增添清凉物资。据了解,该小区部分一线员工为退伍老兵,他们保持“退伍不褪色”的作风,恪尽职守保障小区运转。收到物资后,大家表示将以更饱满状态投入工作。 此次活动恰逢“八一”建军节前夕,既为户外工作者送去清凉,也向退伍老兵致以节日问候。下一步,南阳市红十字会将持续关注一线需求,常态化开展关爱活动,凝聚社会力量,为文明南阳建设贡献力量。

  • 从红十字故事到救命实操 54名亲子在南阳科技馆学会“生命必修课”

    7月19日,南阳市科技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室里,21组家庭的54名亲子成员围坐在一起,在红十字培训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理论 + 实操”的急救技能学习之旅。这场在市科技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室开展的公益培训,用生动有趣的形式,让“救命知识”走进家庭,让应急技能成为亲子间的特殊“默契”。“大家知道红十字标志为什么是红色的吗?”活动刚开场,培训师就用一个小问题点燃了现场氛围。在红十字运动起源的讲解环节,培训师结合历史故事和动画短片,从亨利・杜南的救人善举讲到红十字精神的传承,原本看似严肃的历史知识,在孩子们眼中变成了“救人英雄的故事”。家长们也听得专注,不时和孩子小声交流,一场知识讲解成了亲子间的“精神共鸣课”。故事的温度还未散去,培训师话锋一转:“夏天到了,大家都喜欢去水边玩,但水边也藏着危险。” 随后便展开了暑期防溺水科普。“不能独自去野外池塘、河流游泳,遇到有人落水,要大声呼救找大人帮忙,不能自己下水。” 培训师边说边用简单的手势演示,还教了孩子们“伸竹竿、抛浮物”等智慧救援方法,孩子

  • 郑州红十字志愿者为儿童夏令营送上安全救护“必修课”

    7月18日下午,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中鹏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走进北林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参加暑期儿童夏令营的75名孩子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安全救护知识培训课。活动围绕心肺复苏(CPR)、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展开,通过互动演示和实操练习,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安全意识,提升应急自救互救能力。专业讲解+趣味互动,急救知识“听得懂”针对参与儿童年龄跨度大(学龄前至小学阶段)的特点,志愿者采用“情景模拟+分组比赛”的方式,用通俗语言分解急救步骤。在“心肺复苏”环节,志愿者借助人体模型演示胸外按压技巧,孩子们轮流上前体验,学习如何判断呼吸、调整按压姿势;“AED教学”中,志愿者以卡通图示讲解设备操作流程,强调“听指令、不慌张”的要点;在“海姆立克急救法”演练时,孩子们两两一组,模拟异物卡喉时的背部叩击和腹部冲击动作,现场笑声与掌声不断。小手拉大手,安全教育“种心间”“我知道!要先喊大人帮忙,再打120!”一名6岁男孩在问答环节积极举手回答。活动不仅教授具体技能,更注重培养儿童的风险防范

  • 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部党支部开展“ 关爱志愿者”主题党日活动

    7月17日下午,正值酷暑高温,室外温度逼近40℃,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部党支部书记常莹同志带领支部党员,前往郑州市区部分献血屋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看望慰问暑期坚守岗位的大学生志愿者,为他们送去志愿服务马甲,并调研无偿献血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在如意湖献血屋,支部党员们见到了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志愿者李煜。这是他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岗前培训后的第五次服务,他熟练、热情地向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部党支部党员们讲解无偿献血流程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献血屋医务人员高度评价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服务主动、学习能力强,是献血宣传的‘生力军’。” 随后,支部党员来到省人民会堂献血屋。工作人员们介绍,自7月9日起,该献血点已有6名大学生志愿者到此点做服务,他们思维敏捷、行动能力强,在科普宣传、流程引导等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效缓解了暑期献血服务压力。 此次参与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都是通过省红十字会7月初发布的招募令加入,经两期培训后上岗的30余名在郑学子,主要承担着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

  •  省红十字会召开部分省辖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座谈会

    为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全面提升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质效,7月17日下午,省红十字会组织召开部分省辖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座谈会。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陈欣然主持会议并讲话,周口市、濮阳市红十字会主要领导、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分管会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部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周口市、濮阳市红十字会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进展情况的专题汇报,对2025年上半年捐献任务、流程、数据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围绕工作难点、如何进一步优化捐献服务等展开交流讨论,省红十字会相关同志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陈欣然同志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做好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在优化服务、提升能力上下功夫,争抢下半年工作主动权,奋力开创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新局面。二是要严格标准要求,全程做好捐献服务工作。要严把入库质量,进一步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