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开学季,红十字为教师送上生命必修课

作者:徐光鲁来源:濮阳市红十字会日期:2025-08-29 09:00

为提升教师应急救护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8月22日,市红十字会走进市第一中学,为200余名教师带来一场兼具实用性与操作性的应急救护培训,为平安校园建设注入“红十字力量”。 

培训采用“理论+实践”双轨模式,内容聚焦日常急救需求,让教师们在沉浸式学习中快速掌握关键技能。在理论讲解环节,专业救护讲师以常见急症为切入点,系统剖析了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理,结合现场诊断要点与急救措施,让教师们明晰“黄金救援时间”内的处置逻辑。针对脑卒中这一高发性急症,讲师重点解读其危险因素、早期预警信号及识别技巧,并通过真实救援案例,直观展现“早识别、早干预”对挽救生命的重要性,强化教师们的应急反应意识。

实践操作环节,围绕心肺复苏这一核心技能展开。讲师通过分步演示,详解胸外按压深度、频率、人工呼吸配合等技术细节,随后组织教师分组实操。大家轮流在模拟人上练习按压与呼吸操作,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全程手把手指导,及时纠正手势、力度等不规范之处,确保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标准流程,真正具备“敢施救、会施救”的能力。 

此次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自救互救水平,为应对校园突发健康事件筑起第一道防线。今后,市红十字会将持续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活动,让更多教育工作者掌握救命技能,为平安校园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相关新闻

  • 迷彩绿遇上“生命急救课”——濮阳市红十字会助力校园生命安全

    秋意渐浓,青春正燃。8月21日至22日,濮阳市红十字会走进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为正在军训的2000余名新生们量身定制了一场应急救护培训。当迷彩绿遇上“生命急救课”,让军训多了份守护生命的温度。“心脏骤停后,每延迟1分钟抢救,生存率就下降7%-10%,黄金4分钟内的有效施救,能让生命延续成为可能。”培训一开始,讲师便用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和真实救援案例,让“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深植学生心中。讲解环节,讲师聚焦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救技能,把专业知识讲得明明白白:先看环境安全,再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喊,判断意识和呼吸——心肺复苏的每一步流程都清晰拆解;胸外按压要垂直用力,深度5-6厘米,频率保持每分钟100-120次——模拟人演示时,讲师特意放慢动作,让同学们看清手势与发力技巧。而针对气道梗阻的海姆立克法,从站位急救的“腹部冲击”到自救时的“桌角按压”,简单实用的操作让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一个拥抱的力度,就能化解致命危机。实操体验环节彻底点燃了现场热情。同学

  • 濮阳市:5000名高一新生的“开学安全第一课”——濮阳市开展2025年应急救护“进军训”活动

    8月9日至11日,濮阳市红十字会连续走进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濮阳市油田艺术中学、濮阳市油田第二高级中学等三所高中,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新生军训课程,为5000余名高一新生送上生动实用的“开学安全第一课”。活动中,红十字会救护师资结合校园场景与青少年生活特点,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系统讲解心肺复苏、AED、气道异物梗阻等应急救护知识。现场示范环节,师生们踊跃参与模拟操作,在专业指导下掌握关键急救技能。将应急救护纳入军训“必修课”,是市红十字会深化生命教育的重要举措。掌握急救技能,不仅是青少年守护自身安全的“护身符”,更是应对突发情况、救助他人的“底气”,对构建平安校园、文明社会具有深远意义。此次应急救护培训“进军训”活动,将应急救护知识融入新生入学教育,既丰富了军训内容,更帮助青少年筑牢“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意识,为构建平安校园筑牢安全防线。

  • 生命护航进校园 健康守护育新苗——濮阳市红十字会开展“生命教育·校园健康守护行动”综述

    为推进平安濮阳建设,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市红十字会主动作为,积极申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项目支持,全面开展“生命教育·校园健康守护行动”。“生命教育·校园健康守护行动”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目的是帮助改善和提升中小学校园卫生健康管理水平,提升青少年儿童的健康素养,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守牢校园安全。活动通过生长发育测评、健康体检、急救技能教学、专家讲座等多元服务,增强社会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度,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做好此次“生命教育·校园健康守护行动”项目,市红十字会主动与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建立协调会商机制,推进项目顺利开展。市红十字会组建专项工作组,组织优秀师资队伍,围绕应急救护培训、健康科普讲座、校园健康体检进行‌深度需求调研,了解中小学校师生需求,精心准备活动内容,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应急救护培训课堂上,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采取“理论+实操”的教学模式,讲授了心肺复苏操作、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方法等急救知识,并利用人体模型

  • 濮阳市南乐县:你乘风破浪 我保驾护航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到来,又一届莘莘学子将奔赴考场。为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帮助广大考生安全、快捷、准时抵达考场,奔向人生更高的目标。南乐县红十字会组建志愿者爱心送考公益车队全力为全县考生保驾护航。6月7日,南乐县红十字会在南乐一高考点设立了高考爱心服务站,红十字水上救援队、红十字救援队全力做好保障服务工作,为高考学子保驾护航!在考点现场,南乐县红十字会准备了免费的中性笔、红十字急救包、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酒精棉球、碘伏棉棒、清凉油、藿香正气水以及创可贴、口罩,酒精湿巾等,为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做好保障。红十字志愿者们更是精心挑选了30余辆车,组建起强大的爱心车队。每一辆车上都醒目地贴着爱心送考标志,考生们只需出示准考证,就能免费搭乘,快速且安全地抵达考场。红十字志愿者们细心贴心的照顾得到考生和家长一致好评,他们身穿红马甲忙碌的身影也成为考场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6月7号,县红十字会共接送、提供场外服务50余人次,考生王某因家里收小麦无人接送,坐上爱心送考车激动的说

  • “救”在身边遍校园 生命守护筑平安——濮阳市各级红十字会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综合台账有关要求,濮阳市各级红十字会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协同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截至目前,共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活动70余场‌,累计覆盖13000余名师生‌,切实提升了校园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率,筑牢了师生生命安全防线。活动主要围绕红十字运动知识、心肺复苏、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创伤救护等内容开展普及讲座。每走进一所学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事故实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等相关急救知识进行理论讲解,并借助人体模型等教具,就心肺复苏的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操作步骤,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背部叩击法和腹部冲击法等救护要领进行现场演示。师生们在观看听讲后,纷纷踊跃上台参与实操演练,救护师资手把手进行指导、纠正动作,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确保“学得会、用得上”‌。参加培训的师生们纷纷表示:“先听课再动手练,急救动作记得又快又牢!现在遇到突发情况,我们也能冷静处理,再不会手忙脚乱啦!”一系列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活动的开展

  • 濮阳市红十字会“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持续推进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帮助教师掌握基础急救技能,进一步提升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根据濮阳市2025年市政府综合台账要求,3月17日,市红十字会先后走进濮阳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中心和市第一高级中学,开展应急救护知识专题培训。在濮阳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中心对来自市油田第一小学的9个班级478名学生们进行了培训。市红十字会专业讲师团队采取“理论讲授+实操演练”的立体教学模式,重点开展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创伤止血包扎等核心课程教学。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与相关急救措施,为学生们进行专题讲授。随后,学生们分组,由不同师资带领,参加两节实操课程。在市第一高级中学,针对全校180余名班主任开展应急救护知识专题培训。结合班主任群体的工作特点,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精心准备课程,以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校园真实急救案例视频,重点强调了应急救护“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师资选取贴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