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照捷来源:赈济部日期:2025-09-16 09:12
2025年9月10日至11日,河南省地震局与河南省红十字会联合举办的“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班”在省地震局顺利举行。本次培训是落实两部门联动合作机制的重要实践,也是响应2025年世界急救日“急救与气候变化”主题号召的具体行动。省地震局60余名业务骨干参加培训,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梁宗飞、省地震局人事教育处处长张军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在开班仪式上,梁宗飞强调,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是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和核心业务,在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灾害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提升地震应急救援人员的救护能力尤为重要。他表示,此次培训是双方落实联动合作机制的首个重要项目,希望学员们掌握技能后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张军指出,地震灾害往往伴随人员伤亡,救援人员既要有专业的地震救援能力,也要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技能。他要求全体学员珍惜学习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提高地震应急救援的实战能力。
本次培训紧扣世界急救日主题,课程设置科学实用,教学内容包括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创伤救护、突发事件应对等核心急救技能。培训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练+考核认证”的方式,确保每位学员都能熟练掌握救护技能。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实用、教学方式生动,不仅增强了自救互救能力,更深刻认识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加强应急准备的重要性。大家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贡献力量。
此次培训是两部门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联动合作机制的通知》精神的具体行动之一。下一步,双方将继续深化在联合演练、公益宣传、党建共建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河南省防灾减灾救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平安河南提供有力保障。
第26个“世界急救日”到来之际,9月9日,由郑州市惠济区红十字会、惠济区人民医院携手开展的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公益讲座在郑州公交集团第二运营公司拉开帷幕。活动中,惠济区红十字会通过发放应急手册,让大家初步了解心肺复苏等常见救护技能的基础知识;区人民医院吉主任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并生动演示常见救护技能的操作要领,同时说明突发疾病时的急救要点,强调及时正确急救能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现场气氛热烈,参与者热情高涨,积极与讲师互动并上手实践。车长们表示,此前认为急救是医生的事,如今自己也能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了。此次活动有效推动了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人掌握救护技能、成为生命守护者。下一步,惠济区红十字会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线,构建安全和谐的美好社会。
9月6日至7日,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再次走进牧原集团,经过两天系统培训与严格考核,111名牧原员工顺利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此次培训恰逢第26个“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不仅创下2025年单期培训规模新高,更将企业救护员总数推向434人,为企业安全生产再添坚实保障。本次培训采用“理论精讲+实操实训+严格考核”教学体系,内容涵盖红十字运动知识、心肺复苏(CPR)与AED 操作、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创伤包扎等核心技能。实操环节采用分组演练模式,员工们在模拟人上反复练习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配合节奏,两两结对演练创伤包扎,讲师则逐组纠正按压深度、包扎松紧度等关键细节。 经过全面系统的学习培训,参训学员均顺利通过了严格考核,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成为一名合格的红十字救护员。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收获颇丰,学习了在面临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如何及时开展自救互救,为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第26个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河南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南阳分中心47名工作人员通过专业培训考核,成功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正式成为具备应急救护能力的“流动急救力量”。针对体彩从业者工作场景流动性强、接触群众广泛的特点,本次培训严格遵循标准化教学体系,采用理论授课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模式。培训内容涵盖心肺复苏、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救护等核心模块,通过分组实操等方式强化技能掌握。经过16学时系统培训,47名学员全部通过考核,熟练掌握应急救护技能,能够在体彩销售点、社区活动等场景中快速开展应急处置。参训学员表示,“这是一次很宝贵的学习机会,组织我们体彩销售人员参加这次应急救护技能培训非常有意义。平时来店里购彩的人员比较多,如遇到紧急情况,希望能用我所学的应急救护知识及时进行自救和救助他人,为购彩者带来我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些分布在城乡各地的体彩从业人员,将以“流动急救员”的身份,把应急救护服务延伸至基层一线,让专业急救力量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为提升城市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市民生命安全贡
8月30日,南阳牧原集团的会议室传来整齐的计数声:“01、02、03……30!”101名员工正在红十字讲师的指导下进行心肺复苏实操练习,他们专注的眼神和标准的按压手势,成为第26个“世界急救日”到来前最动人的风景。通过理论及实操考核,这批新持证的红十字救护员为牧原集团的“生命安全防线”再添新力量——自2023年以来,三期专题培训已累计为企业培育323名急救能手。培训现场,红十字救护师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采用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解了红十字运动知识、应急救护基本程序、心肺复苏术及AED的使用、气道异物梗阻、创伤救护等常见应急救护方法。现场参训人员认真聆听讲解,并积极与授课老师交流互动。实操环节,授课老师利用道具教授学员开展模拟实操,对按压手势、位置、力度、频率等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一一指导纠正。培训现场氛围浓厚,反响热烈。经过全面系统的学习培训,参训学员均顺利通过了严格考核,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成为一名合格的红十字救护员。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收获颇丰
夏季是溺水高发季,气道梗阻、心跳骤停更可能随时突袭——在第26个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急救为所有人”的理念显得格外重要。8月30日下午,南阳市红十字会联合卧龙区红十字会携手卧龙区红十字神鹰救援队,在市科技馆二楼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室开展专题培训,10余组家庭齐聚一堂,系统学习防溺水处置知识,沉浸式掌握心肺复苏(CPR)与海姆立克急救法,用专业技能为生命安全“加码”。“发现有人溺水,第一反应不是跳下去,而是‘叫叫伸抛’!”课程伊始,卧龙区红十字神鹰救援队的讲师结合多年水域救援实战案例,拉开防溺水理论讲解的序幕。作为常年奋战在救援一线的队伍,讲师们用真实经历还原溺水场景:“先大声呼救吸引他人协助,再向溺水者投掷救生圈、长杆等漂浮物,切勿盲目下水——这是保护自己、救助他人的‘安全底线’。”“世界急救日的核心,是让每个人都能掌握‘救己救人’的技能!”理论结束后,实操演练聚焦心肺复苏与海姆立克急救法,神鹰救援队的讲师们以“手把手教学”确保每个家庭都能学会。在心肺复苏环节,讲师在模拟人上精准演示:双手
秋高气爽,新学伊始。为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增强青少年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能力,9月1日至2日,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会走进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为中州校区、广电校区、东校区及思齐中学的3300 余名学生,带来三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这堂特殊的课程,将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种子播撒进同学们心田,为新学期筑牢坚实安全防线。结合初中生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本次培训内容重点突出、实用性强。讲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生动现场演示,详细讲解心肺复苏(CPR)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为让同学们有更直观认识,讲师特意携带训练专用人体模型和AED教学机进行现场演示。实操演练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在红十字应急救护讲师与学校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同学们分批次上前,亲身实践胸外按压的位置、深度、频率,以及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并模拟操作AED设备。“手臂要伸直,用上身力量按压”“吹气时要看到胸廓隆起”……讲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