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绿遇上“生命急救课”——濮阳市红十字会助力校园生命安全

作者:徐光鲁来源:濮阳市红十字会日期:2025-08-29 10:01

秋意渐浓,青春正燃。8月21日至22日,濮阳市红十字会走进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为正在军训的2000余名新生们量身定制了一场应急救护培训。当迷彩绿遇上“生命急救课”,让军训多了份守护生命的温度。

“心脏骤停后,每延迟1分钟抢救,生存率就下降7%-10%,黄金4分钟内的有效施救,能让生命延续成为可能。”培训一开始,讲师便用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和真实救援案例,让“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深植学生心中。 

讲解环节,讲师聚焦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救技能,把专业知识讲得明明白白:先看环境安全,再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喊,判断意识和呼吸——心肺复苏的每一步流程都清晰拆解;胸外按压要垂直用力,深度5-6厘米,频率保持每分钟100-120次——模拟人演示时,讲师特意放慢动作,让同学们看清手势与发力技巧。而针对气道梗阻的海姆立克法,从站位急救的“腹部冲击”到自救时的“桌角按压”,简单实用的操作让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一个拥抱的力度,就能化解致命危机。

实操体验环节彻底点燃了现场热情。同学们排着队轮流上前,在模拟人身上练习按压与呼吸配合。“手臂再伸直些,用身体重量压下去”“人工呼吸前要先清理口鼻”,讲师们一对一纠正动作,哪怕是手势角度、按压节奏的细微偏差都不放过。

汗水浸湿了迷彩服,却挡不住红十字讲师热情和大家的学习劲头,不少同学练完后还拉着讲师追问细节,眼里满是收获的欣喜。

这场特殊的“军训课”,不仅让学子们学到了能救命的硬技能,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尊重生命、守望相助的种子。正如一位同学所说:“穿上军装是守护家国,学会急救是守护彼此,这都是成长的必修课。”

相关新闻

  • 濮阳市:开学季,红十字为教师送上生命必修课

    为提升教师应急救护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8月22日,市红十字会走进市第一中学,为200余名教师带来一场兼具实用性与操作性的应急救护培训,为平安校园建设注入“红十字力量”。培训采用“理论+实践”双轨模式,内容聚焦日常急救需求,让教师们在沉浸式学习中快速掌握关键技能。在理论讲解环节,专业救护讲师以常见急症为切入点,系统剖析了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理,结合现场诊断要点与急救措施,让教师们明晰“黄金救援时间”内的处置逻辑。针对脑卒中这一高发性急症,讲师重点解读其危险因素、早期预警信号及识别技巧,并通过真实救援案例,直观展现“早识别、早干预”对挽救生命的重要性,强化教师们的应急反应意识。实践操作环节,围绕心肺复苏这一核心技能展开。讲师通过分步演示,详解胸外按压深度、频率、人工呼吸配合等技术细节,随后组织教师分组实操。大家轮流在模拟人上练习按压与呼吸操作,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全程手把手指导,及时纠正手势、力度等不规范之处,确保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标准流程,真正具备“敢施救、会施救”的能力。此次

  • 以“双礼”点亮成长 郑州市管城区红十字会为郑州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一新生开启高中新章

    为助力高一新生平稳开启高中新征程,8月23日、24日下午,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红十字会携手郑州市第二十九中学,开展新生成长培训活动。管城区红十字会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与应急救护志愿者先后走进校园,以心理健康讲座疏解成长困惑,借应急救护实操传授生存技能,为同学们送上兼具人文温度与实用价值的“开学成长双礼”。8月23日:心灵护航,解锁青春期适应密码23日下午,管城区红十字会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的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率先带来“心灵课”。讲座聚焦高一新生入学适应难题,围绕情绪调节技巧、人际交往智慧等高频话题展开。志愿者结合青少年成长特点,用生动案例、趣味互动问答,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习用科学方法缓解学业压力与环境适应焦虑。这场辅导为新生搭建了了解自我、悦纳自我的平台,更助其以积极心态接纳高中生活新挑战。8月24日:技能赋能,筑牢应急救护安全防线24日下午,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接力开展。志愿者结合校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重点讲解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基础急救技能核心要点,通过模型演示

  • 漯河市红十字会召开 2025 年上半年述责述廉工作会议

    8月25日上午,漯河市红十字会召开2025年上半年述责述廉工作会议。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孙颍华主持会议并讲话,机关全体同志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班子成员、各部室同志围绕上半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岗双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情况以及个人执行廉洁纪律规定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孙颍华对上半年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全体同志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紧密协作、攻坚克难,凝聚了强大合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明显成效,获得了广泛认可。孙颍华就做好下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要把牢政治方向,以更强的自觉压实治党责任。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研判,层层传导压力。二要强化担当作为,以更实的举措推动任务落实。持续强化“靠作为赢地位”的工作导向,深化“有解思维

  • 开封市顺河回族区红十字会开展红十字救护员培训

    8月21日,开封市顺河回族区红十字会在区政府会议室开展红十字救护员培训,辖区50名社区、企业及学校工作人员参训。活动旨在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提升市民突发事件中的自救互救能力,减少伤亡,弘扬“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培训由开封市爱心天使应急救护培训中心主任曹爽主讲,采用理论讲解、现场演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课程紧扣日常突发状况,重点讲解心肺复苏(CPR)流程、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及烧烫伤处理等核心技能。“黄金救援4分钟至关重要,正确的心肺复苏能为患者赢得生机。”曹爽在模拟人上示范标准动作,详解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学员专注记录,学习氛围浓厚。实操环节中,学员分组练习心肺复苏按压深度与频率,互演气道异物急救,曹爽逐一纠正指导,确保每人基本掌握正确方法。培训后,经规范考核合格的学员将获红十字救护员证书,标志其具备基础应急救护能力。此次培训增强了学员的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能力,推动了红十字人道救护理念传播。区红十字会将持续扩大培训覆盖面,让更多人掌握初级救护

  • 点滴热血 汇聚真情 ——郑东新区开展2025年无偿献血公益活动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障医疗临床用血安全供应,搭建连接爱心人士与急需救治患者之间的生命之桥,2025年8月21日,在郑东新区社会事业局的统筹部署下,郑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红十字会)联合杨桥办事处在办事处门前广场组织开展2025年无偿献血公益活动。杨桥办事处的党员干部职工、万滩村村干部和居民等积极响应号召,为保障临床用血储备注入强劲“郑东力量”。活动现场,参与献血的人员早早来到献血点,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折页等,耐心讲解无偿献血相关政策,普及无偿献血相关知识。郑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也在现场积极开展艾滋病、丙肝防治知识宣传。献血志愿者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条不紊地完成填表登记、健康征询、血液初筛等流程,经严格检测合格后,汩汩热血从志愿者的臂弯中缓缓流入采血袋。献血完成后,大家不仅收到了一份饱含敬意的纪念品,更获得了一本象征爱心与奉献的《无偿献血证》。每一份热血,都承载着对生命的厚重承诺;每一张笑脸,都闪耀着无私奉献的人性光芒。献血队伍中,有坚持多年

  • 开封市红十字会深入鼓楼区调研指导 并为中华社区“红十字博爱服务站”授牌

    8月21日上午,开封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李新民、秘书长刘枢一行5人到我区调研指导红十字会工作,并出席中华社区“红十字博爱服务站”授牌仪式。区政府副区长尹睿娜,区卫健委党组书记、工委书记、主任陈富涛,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刘琰陪同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中华社区,全面了解社区在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现场设施配备、人员安排、活动组织等实际情况,同时聚焦难点问题,现场剖析症结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市红十字会还向社区捐赠了应急救护物资,进一步夯实了社区服务基础。李新民副会长与尹睿娜副区长共同为中华社区“红十字博爱服务站”授牌,标志着基层服务阵地的正式启用,将为社区群众提供更专业的人道服务保障。随后召开座谈会,李新民副会长对我区红十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红十字工作提出三点指导性建议。他强调,一是要强化基层红十字组织建设,推动更多社区成立红十字基层组织,实现人道服务的全域覆盖;二是要创新服务阵地建设形式,融入红十字元素,传播红十字文化,夯实服务基础。三是要立足新时代社区服务需求,不断优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