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捐献挽救三条生命

作者:卢肖洁来源:综合信息平台日期:2022-11-13 18:04

    1月21日上午,张一正拿到了信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送来的荣誉证书。2个月前,他母亲在去世后捐赠了器官,挽救了3条生命。对此,张一正说,他只是帮助母亲完成遗感。

     2021年11月张一正的母亲张女士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去世。在医院办理相关手续的时候,张一正的亲戚向他提起了母亲的遗:将遗体捐赠。张一正也想起了母亲的交代:母亲生前多次银我说过这个愿望,并且不止向我一个人提过,我们家亲戚、她的同学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愿望“已经在护理专业学习了大半个学期的张一正做了一个决定:同意捐献,但要改成器官捐献。因为他觉得,相对于遗体捐献,器盲捐献更能发挥价值。在这次捐献中,张女士捐献了肝脏和两个肾,挽救3个人的生命。

    张一正的母亲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决定呢?张一正为什么又很好地帮母亲完成遗愿呢?21日上午,信阳市第九中学东校区家院内,得知市红十字工作人员到来,张一正立即下楼迎接。一身迷彩服、矫健有力的步伐,彰显着这位准军人的身份。张一正说,他家三代军人:外公西人,在部队南下过程中留在了信阳并在信阳安家父亲和叔叔也都是军人出身到了他自己,他的第一选择也是成为军人。2021年高考后,在与母亲张女士商量后,他选择了部队委培的河南医专护理专业。业后,他也将成为一名正式军人。也许是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吧!她生前虽然是个普通工人,但一直任劳任怨、宽厚特人,人缘非常好,她的这个决定,也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张一正说。

    “母亲是我的榜样。她虽然去世了,但是她用另外一种形式活在这个世界上。她永远活在我心里。”张一正说。

相关新闻

  • 父亲!您的愿望实现了!——南阳市民捐献器官传递大爱

    8月8日,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内,一场沉重而又充满希望的告别仪式正在进行。一对兄妹,在承受逝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后,做出了令人敬佩的决定-捐献自己去世父亲的器官,以这种方式让父亲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得以延续。这一传递人间大爱之举,将为3名器官衰竭患者带去新生,也将为3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拾希望。今年8月初, 51岁的乔先生再次脑梗,紧急送往医院,虽经全力抢救仍未能挽回生命。始料未及的情况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乔先生的儿子小艺回忆:因为脑梗,自己大学毕业后,即回家照顾瘫痪在床父亲已有两年,期间父亲多次表达出希望在余生能做一些有益社会的事情。在父亲住院期间,小艺看到医院器官捐献宣传政策栏,便把父亲曾经的愿望告诉了医生以及自己的姐姐。 姐姐小羽知道后,便与弟弟、主治医生一起联系了南阳市红十字会,在详细了解了器官捐献政策,并与其他家人商量后,全家一致同意父亲器官捐献。乔先生的女儿小羽曾在郑州上大学,在校期间也多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女儿,我能深深感受到病痛对父亲的折磨。如今进行

  • 南阳市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普及基层行(淅川站)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8月5日,南阳市红十字会在淅川县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普及基层行宣讲活动。淅川县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业务副院长以及ICU、神经内外科等人员参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社会背景、社会意义、发展历程,解读了器官捐献工作政策法规、工作体系、工作流程等内容。与会基层医务工作者表示,通过聆听讲座,对器官捐献有了充分全面的了解,要把所学所得带回工作岗位,积极投身到器官捐献的宣传推动工作中去,为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与光明。生命接力·携手同行,基层宣贯永远在路上,每一站都是对生命尊严的颂歌,每一步都踏着爱的足迹前行。下步,市红十字会将做到县域医疗机构宣贯全覆盖,让更多人了解器官捐赠的重要意义,汇聚更多爱心力量,让生命的接力棒不断传递,让人间大爱永续流淌。

  • 濮阳市红十字会召开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培训会议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7月24日,濮阳市红十字会召开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普及培训活动,市直属各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参加培训。培训会重点介绍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发展的社会背景、社会意义、发展历程,解读了器官捐献工作政策法规、工作体系等内容,讲解了志愿登记、获取见证、缅怀纪念、人道救助等工作流程。会议还向参会人员播放了我市道德模范蔡峻虎、赵青竹夫妇捐献遗体的公益宣传片,详细介绍了我省、我市目前遗体与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进展情况,并分享捐献感人事例。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器官捐献是泽及他人、延续生命、造福社会的大爱善举,更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生动体现。市红十字会希望全社会正确认识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更广泛地普及器官捐献知识,引导更多社会人士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让人体器官捐献更好地造福人民大众。

  • 生命接力 携手同行 ——南阳市红十字会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普及基层行(内乡站)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增强红十字会和医疗机构工作联动合力,7月22日,南阳市红十字会在内乡县人民医院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普及基层行宣讲活动,共同开启一场关于生命延续与人间大爱的深度对话。内乡县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业务副院长以及ICU、神经内外科等人员参加。宣讲活动中,向参会人员播放了“人民英雄”张定宇参与拍摄的人体器官捐献公益宣传片和生命“视”界人体器官捐献公益宣传片,介绍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社会背景、社会意义、发展历程,解读了器官捐献工作政策法规、工作体系、工作流程等内容,并分享捐献感人事例,呼吁更多市民加入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更广泛地普及器官捐献知识,携手用凡人善举续写“生命接力”的大爱篇章,让每一份捐献都成为照亮他人生命的光。内乡县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将以这次宣讲为契机,在县域广泛传播“自愿无偿、高尚利他”的人体器官捐献理念,做实做细宣传动员、捐献登记、人道救助、缅怀纪念等工作,引导更多社会人士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接力生命。

  • 镇平县红十字会开展遗体器官捐献宣讲活动 助力生命接力传递大爱

    为普及遗体器官捐献知识,增强医护人员对捐献工作的认知与参与度,7月9日,镇平县红十字会组织开展“生命接力.携手同行”遗体器官捐献专题宣讲活动。南阳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王振祥,郑大一附院OPO南阳地区负责人余亚东,县卫健委班子成员、疾控中心主任刘迪出席活动,全县急诊科、ICU等科室医护人员参加培训。 活动具体围绕遗体器官捐献的社会意义、医学价值、法律法规及伦理规范等内容,并结合真实案例,进行了系统讲解,生动讲述了捐献者无私奉献、延续生命的感人故事。与会专家表示,遗体器官捐献是挽救危重患者生命、促进医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医护人员作为关键环节的参与者,应准确掌握捐献流程,积极做好宣传倡导工作。参与培训的医护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宣讲加深了对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的理解,也增强了责任意识。“作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全力救治患者,也要在合适的时机向家属传递捐献理念,让更多生命得以延续。”一位ICU医生感慨道。镇平县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进医院、进社区、进校园等方式,普及遗

  • 濮阳市:白首同心,一对耄耋老人的生命乐章

    6月27日上午,在龙乡陵园,庄严静谧的告别厅内,见证了一场感人至深的遗体告别仪式。赵青竹老人在亲友的不舍和哀痛中完成了她生前遗愿——捐献遗体(器官),为她深爱的人世送上生命的最后一份礼物,奏响了生命最强乐章。参加告别仪式的人们不能忘记,2023年11月26日,赵青竹的爱人伴侣82岁的蔡峻虎先生也是在这里,在亲友的哀痛中,完成了捐献遗体(器官)的生前遗愿。而今,这对神仙伴侣相聚于龙乡陵园, 赵青竹老人追随她一生的挚爱蔡峻虎先生的脚步,践行他们共同的诺言,以捐献遗体的崇高之举,化作“无言良师”,诠释生命的终极意义,为这个他们最深爱的世界留下了最后的温暖与希望。赵青竹女士生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她出身贫寒,却自强不息,年少时便以聪慧好学、戏曲天赋闻名乡里。虽因家境所限未能完成学业,但她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与蔡峻虎结为连理后,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在东北艰苦环境中将三个子女培养成才。她心灵手巧、勤俭持家,深受邻里赞誉。退休后仍不甘享乐,辗转温州创业奋斗,始终坚强乐观面对生活。最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