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组宣部日期:2025-05-10 19:57
5月10日,“红气球挑战赛”(郑州站)在郑州市如意湖文化广场动力开跑。本站赛事首次以“城市漫步(City Walk)+定向越野”的创新形式呈现,来自全国的400多支队伍、2000多名选手“一起红气球,快乐学急救”,在探索城市脉络中学习应急救护技能,感受人道情怀。

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东,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朴,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贝晓超,滴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罗真真,河南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秦高亭,郑州市副市长陈红民,河南省教育厅总督学杨光,河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宝翼,河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铭,河南省交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崔梅,河南省应急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朱维亚,河南省省直文明办主任王勇生,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孙玄,郑州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汉甫,郑东新区一级调研员李红旗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比赛过程中选手以徒步+搭乘地铁的形式先后前往河南艺术中心文化广场、龙湖金融岛、白庙地铁站负一层、油化厂创意园、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紫荆山公园广场等地标性建筑,完成心肺复苏+AED操作、气道异物梗阻处置、外伤包扎、小腿骨折固定+担架搬运、应急救护一体机合影等6项应急救护任务。120名裁判和380名志愿者坚守在赛道全程,以严谨态度保障赛事公平,用贴心服务护航选手安全。

心肺复苏+AED

气道异物梗阻处置

扫码答题

外伤包扎

小腿骨折固定+担架搬运

应急救护一体机合影
本次赛事结合滴滴公益基金会在郑州地铁的应急救护建设项目,旨在进一步加强河南省应急救护能力水平。2021年12月至今,滴滴公益基金会累计在河南投放886套应急救护一体机(含AED),在郑州地铁建设全国首个地铁智能救护网络,创新采用“设备+培训+数字系统”三位一体模式,实现90秒递送急救设备到位的救援效率,成功对8例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现场施救,有效提升交通运输行业保障人民安全出行的应急救护能力。


“红气球挑战赛”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的国内首个以应急救护为主题的团队式徒步运动公益赛事,自2021年5月8日首场“红气球挑战赛”举办以来,截至2024年底,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人道公益伙伴已陆续在北京、贵州、西安、苏州、阿尔山等16地成功举办22场“红气球挑战赛”,包括公众赛、校园赛、企业赛,共计1万余人报名参赛,4000余名裁判和志愿者为赛事提供了各项志愿服务。“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公益理念逐渐深入社区、学校、企业,让更多人掌握应急救护技能,提升自救互救能力。本次赛事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红气球挑战赛”五周年首场活动。
本次比赛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指导,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河南省省直文明办、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河南省红十字会联合主办,郑州市红十字会承办,郑州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滴滴公益基金会、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平安健康保险河南分公司、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久心医疗、杭州镇定等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







赛场掠影
2025年11月12日上午,郑州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开班仪式在郑东车辆段培训中心顺利举行。河南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秦高亭,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瑞勇,郑州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亚军,郑州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郝晓平等出席仪式。河南省红十字培训中心师资、郑东车辆段培训中心工作人员及参训学员共计110余人参加。仪式现场,全体人员共同观看了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宣传片,直观感受应急救护技能在生死关头的重要作用。郑州地铁郑州火车站站点值班站长何佳分享了利用急救技能救助心脏骤停乘客的事迹和感悟。参训学员代表闫楚涵作表态发言,承诺将熟练掌握应急救护核心技能并带动身边人学习、传播急救技能。交发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亚军在讲话中表示,在河南省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下,郑州地铁全线网共配置618台AED设备,率先实现国内正线车站的AED全覆盖,已培训红十字救护员(初级)8240人,复训2987人,一线站务人员的持证率接近100%,对11例心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部署,持续深化“红会送医计划”十年成效,以精益管理赋能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11月11日至13日,河南省红十字会联合河南省人民医院成功举办 2025年河南“红会送医计划”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与精益管理培训班。来自全省各省辖市县域医共体负责人、县级医院院领导及核心管理人员共计 110 余人齐聚郑州,在政策解读与实操实训中凝聚共识、锤炼本领,为构建县域优质医疗服务体系注入红十字力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秦高亭,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郝义彬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瑞勇,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戴能光,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申志强,省人民医院医务部负责人朱前勇参加开班仪式。仪式由省红十字会组织宣传部副部长陈洋主持。开班仪式上,红十字志愿者庄严宣读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内核与医者仁心的职业坚守相互交融,为培训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近日,省红十字培训中心第二届理事会第八次、第九次会议在省红十字会三楼第3会议室召开。会议分别由组织宣传部副部长陈洋、培训中心主任张晓帆主持,培训中心第二届全体理事参加会议,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到会指导并讲话。刘瑞勇同志指出,培训中心近几年发展迅速,培训事业不断拓展边界,成果丰硕,这不仅让众多群众掌握了应急救护的知识技能,更在社会上树立了红十字会良好的公益形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认可。下一步希望培训中心站位高远,将自身发展融入全省红十字应急救护事业的大局之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交流,积极广泛地开展公益培训,以扎实有力的行动为红十字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会议主要进行了理事会理事界中调整工作,陈洋同志不再担任培训中心理事、同时辞去理事长职务,张晓帆同志当选河南省红十字培训中心理事长。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河南省红十字培训中心章程,还就培训中心近期工作重点和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研讨交流,各位理事均表示将积极履行职责,为培训中心发展添砖加瓦。
11月1日,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指导,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生命接力运动会暨大爱传递公益晚会在河北石家庄举行。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斌,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26个省(区、市)红十字会和相关机构以及河北省各地市红十字会和医疗机构组成的38支代表队共300余人参加运动会。此次生命接力运动会共分为“科普打卡”和“运动赛事”两部分。我省红十字代表队6名队员经过激烈比拼取得了“科普打卡”知识竞赛满分和“运动赛事”部分“为爱接力”单项第三名的好成绩,展现了我省红十字工作者、志愿者、器官捐献协调员和医务工作者的风采。活动当晚还举办了“讲生命延续的故事”大爱传递公益晚会。晚会分为“大爱·启明”“生命·序章”“永恒·回响”上中下三个篇章,通过情景剧、现场讲述、朗诵、歌舞等形式,生动呈现器官捐献背后的感人故事,表达了对捐献者及其家属的崇高敬意,颂扬了生命接力的无私与大爱。晚会现场揭晓了第二届生命“视”界人体器官捐献公益传播大赛获奖作
10月27至30日,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承办的2025年“5·8人道公益日”复盘暨红十字人道公益项目推介会在山东济南举行。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瑞勇,党组成员、副会长陈欣然率领省红十字基金会及筹资成绩突出的市县区红十字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前,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边晓,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贝晓超在我省宣传展台区参观了河南省红十字会宣传展品,详细询问了河南省红十字基金会的基本情况,并对河南省红十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会上,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边晓为河南省红十字会颁发了“一块走”活动全国第三名、捐赠人次全国第四名以及公众筹款全国第五名等多项荣誉奖项。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省红十字会党组的高度重视,更离不开全省红十字系统的精诚协作,同时也凝聚了社会各界支持红十字事业的爱心力量。河南省红十字系统将以此复盘为契机,以激励为新的起点,充分发挥全省人道资源动员的主渠道作用,优化项目设计,细化服务举措,为推动全省红十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0月29日上午,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河南省红十字会联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在郑州开展的2025年河南“红会送医计划”县级医院糖尿病足与慢性创面修复培训班顺利开班,来自全省各县级医院医师共计110余人参加培训,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院长韩晔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本次培训旨在贯彻落实二十届四中全会“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健康中国”要求,河南省红十字会组织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临床一线骨干围绕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溃疡、压力性损伤和慢性创面清创及院外照护等专业知识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基层医院相关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提升广大中老年群体生活质量。同时培训还特别增加了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学员通过应急救护理论知识讲解、心肺复苏及创伤包扎的实操训练及考核,通过考核后可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 参训学员们纷纷表示十分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受益匪浅,回去以后会尽快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能力,为群众健康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南 “红会送医计划”项目是我省红十字会立足省情、服务民生重要举措,项目开展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