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河南省红十字会!

捐款方式

  • 扫码转款

  • 银行转帐

    户名:河南省红十字会

    账号:1702 0206 2920 0522 236

    开户行:工商银行郑州花园路支行

    资金捐赠电话: 0371-65955321

    物资捐赠电话: 0371-65955321

  • 外 币

    Name: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Henan Branch

    Account nunber:1702020629200522236

    Address:No.26, Xueli Road, Zhengdong New District,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China.

    Postal Code: 450000

    Bank name: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Henan Branch

    swift code:ICBKCNBJHEN

    Bank address:No. 8, Weiwu Road, Jinshui District,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China.

    Postal Code: 450000

  • 邮政汇款

    收款人:河南省红十字会

    地址: 郑州市郑东新区学理路26号

    邮政编码:450046

    邮政汇款
  • 短信捐款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用户发送

    数字 1或2 至1069999337号码,

    表示捐款1元或2元(不含通信费);

    中国联通用户发送数字1到30至

    1069999337号码,表示捐款1元

    至30元(不含通信费)。

    短信捐款
首页 > 主要工作 > 应急救护 > 百余台 “救命神器”亮相河南机场和洛阳地铁 全力保障春节客运及群众出行安全

百余台 “救命神器”亮相河南机场和洛阳地铁 全力保障春节客运及群众出行安全

作者:杨青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日期:2024-01-25 15:19

 1月24日,河南省红十字会争取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北京滴滴公益基金会资助我省实施的“滴滴应急救援”项目河南机场集团和洛阳轨道交通“红十字应急救护一体机捐赠仪式”分别在新郑国际机场和洛阳轨道2号线龙门高铁站举行,旨在全力保障我省春运工作和群众出行安全。

 省红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万英介绍,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滴滴应急救援项目”分别向河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和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捐赠115套以及71套应急救护一体机(含AED),已投放至新郑和安阳机场各处以及洛阳轨道1号线、2号线所有出入站点,目前已完成安装并进行了调试,实现新郑机场和洛阳轨道各站点物联网AED全覆盖,打造应急救护及时响应区,为乘客的安全和健康提供更加周到的保障,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河南省机场集团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爱兵向记者讲解,“应急救护一体机”包含体外除颤仪(以下简称AED)、急救包和急救知识普及宣传屏。其中的AED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被誉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命神器”。急救包内有急救绷带、止血带、创可贴等20余种急救物资,可为广大乘客提供创伤止血和包扎等医疗服务。此外,该设备具有设备查找、导航,呼救、急救知识学习等服务功能。同时为设备管理人员提供AED巡检、耗材预警、使用监控、日志管理等远程便捷管理功能。

  2021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好交通运输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广普及交通医疗急救箱伴行计划的指导意见》,支持河南省公共场所应急救护设施建设,有效提升交通运输行业保障人民安全出行的应急救护能力,全面保障群众平安出行,省红十字会争取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专项资金近6000万元,联合省交通运输厅共同实施“滴滴应急救援项目”,主要是在人员密集的交通运输场站配备含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和急救包、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发放配备车载便携式出行急救包并对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等。

 自项目实施以来,先后为郑州市地铁所有出入站点全覆盖配备应急救护一体机(含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和急救包)454套、应急事件提醒器173套、培训微单元90余套和“红十字应急救护学习e站”4所,建设完成了国内第一个地铁数字化红十字应急救护系统,走在全国前列;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发放配备车载便携式出行急救包20万只;由河南省红十字培训中心对地铁、机场等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开展心肺复苏及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和创伤救护等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考核后发放“红十字救护员证”,已培训持证红十字救护员1.1万余名,组织体验式学习1.2万余人,通过全方位开展应急救护项目,助力河南打造安全交通枢纽运营模式,更好地服务和保障乘客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已在郑州轨道交通累计完成3次施救事件,并成功挽救了2名乘客的生命。

 下一步,项目还将为全省部分高速服务区配备“应急救护一体机”82套并开展人员培训等,鼓励具备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在交通场站使用急救设施设备对急危重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大力倡导社会急救理念,更好地弘扬"人道 博爱 奉献"的红十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