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河南省红十字会!

捐款方式

  • 扫码转款

  • 银行转帐

    户名:河南省红十字会

    账号:1702 0206 2920 0522 236

    开户行:工商银行郑州花园路支行

    资金捐赠电话: 0371-65955321

    物资捐赠电话: 0371-65955321

  • 外 币

    Name: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Henan Branch

    Account nunber:1702020629200522236

    Address:No.26, Xueli Road, Zhengdong New District,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China.

    Postal Code: 450000

    Bank name: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Henan Branch

    swift code:ICBKCNBJHEN

    Bank address:No. 8, Weiwu Road, Jinshui District,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China.

    Postal Code: 450000

  • 邮政汇款

    收款人:河南省红十字会

    地址: 郑州市郑东新区学理路26号

    邮政编码:450046

    邮政汇款
  • 短信捐款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用户发送

    数字 1或2 至1069999337号码,

    表示捐款1元或2元(不含通信费);

    中国联通用户发送数字1到30至

    1069999337号码,表示捐款1元

    至30元(不含通信费)。

    短信捐款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 热血守护者:一位红十字志愿者的生命火炬传递之路

热血守护者:一位红十字志愿者的生命火炬传递之路

作者:李常涛来源:开封市红十字会日期:2025-07-23 08:44

开篇·微光成炬

暮色中的汴京城,霓虹与急救包的荧光在马甲上交相辉映。李涛跨上贴着红十字标识的电动车,如同暗夜里的萤火虫,穿行在古都的街巷之间。这位普通的闪送员,用27年时光将自己的心跳谱写成城市的生命律动——85次挽袖献血、32800毫升滚烫热血、150场急救课堂、300余次紧急救助。当数字化为生命的重量,这位“车轮上的白衣卫士”正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英雄不必身披金甲,凡人善举亦可撼动山河。

 

 

第一章·热血长城

 

1997年的秋阳里,19岁的李涛第一次触摸到采血袋的温度。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这个简单的举动会成为贯穿半生的承诺。从全血到成分血,从青年到中年,27载春秋的更迭中,他的血管里奔涌着超越时间的坚守。32800毫升的献血总量,相当于将全身血液更换6遍,却在谈及这份“生命存款”时淡然一笑:血细胞本来就有代谢周期,何不让它们去更需要的地方重生?

 

 

2015年的秋天,一通来自中华骨髓库的电话让这份热血有了新的使命。当得知与千里之外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时,李涛在捐献同意书上签字的动作比接单抢单还要利落。然而命运设下考验:第二年捐献前体检显示脂肪肝和转氨酶超标,唯有减重15斤才能挽救生命。此后20天,送餐箱里装着水煮菜,电动车后绑着跳绳,深夜的汴京城墙见证着他奔跑的身影。“每减1克脂肪,就离救命近1厘米。”小腿抽筋的疼痛中,这个执拗的男人硬是跑赢了死神设定的倒计时。2016年2月16日,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如约启程,在春寒料峭中续写了一个关于生命接力的汴京故事。

 

 

第二章·流动的生命课

 

2022年的清明上河园,一场特殊的“地摊经济”悄然兴起。李涛的急救教学摊位前,AED使用口诀化作押韵的汴梁小调,海姆立克急救法演绎成市井情景剧,心肺复苏术踩着《最炫民族风》的鼓点。这个自创的“急救RAP”教学模式,让围观群众从屏息凝望到争相演练,将冷硬的医学知识化作温热的生命传承。

 

 

“黄金四分钟不是写在教材里的概念,而是握在每个人手心的生机。”四年间,他的电动车载着教学模具穿梭于辖区内各个社区、公园、广场,线上直播间的点赞化作8万余人掌心的急救温度。当年轻妈妈用习得的海姆立克法拍出卡喉的果核,当外卖小哥用三角巾为车祸伤者筑起止血屏障,这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生命之光,正是对他4750小时志愿工时最璀璨的注脚。

 

 

第三章·与死神竞速的骑士

 

在日均120公里的送餐路线上,李涛的电动车永远备着“生命三件套”:急救药箱、AED和破拆工具。2024年盛夏暴雨夜,他在送餐途中发现侧翻的三轮车,立即停车为被困老人包扎止血,用雨衣搭建临时避雨所,直到救护车到来;数九寒冬黎明,结冰的路面上,他脱下羽绒服裹住昏迷老人,徒手清理呼吸道冰碴。这些与死神抢人的惊险时刻,在他口中却成了“顺路捎带的特别订单”。


 

“每单外卖都可能变成急救订单,每次超时都关乎生命倒计时。”仅2024年,他在送餐途中就完成80余次院前急救,被网友们称为“汴京闪电侠”。当订单提醒与急救警报同时在手机响起,这个总是抢先点击“接单”的身影,选择把生的希望“配送”给更需要的人。

 

终章·永不熄灭的萤火

 

如今,李涛的“急救地摊”已发展成90余人的志愿团队,开封市龙亭区红十字会负责人这样评价:“他用一个人的坚持,唤醒了整座城市对生命的敬畏。”而李涛依旧保持着白天接单送餐,下午6点出摊培训的节奏,胸前的红十字徽章在街灯下熠熠生辉,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能多教一个人急救,能多献一次血,或许就能让某个家庭少一场离别。”


 

星光下的电动车依旧飞驰,急救包的荧光在古城墙上划出流动的生命线。当被问及何以坚持二十七载,这个累计获得30多项各级级荣誉却自称“普通骑手”的男人,望着清明上河图浮雕轻声答道:“你看这虹桥上的贩夫走卒,谁不是历史画卷里的主角?我不过是学着前辈们,在人间剧场里做好自己的本分。”此刻,他胸前的红十字徽章正与星河辉映,恰似那句镌刻在急救手册扉页的誓言: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