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名:河南省红十字会
账号:1702 0206 2920 0522 236
开户行:工商银行郑州花园路支行
资金捐赠电话: 0371-65955321
物资捐赠电话: 0371-65955321
Name: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Henan Branch
Account nunber:1702020629200522236
Address:No.26, Xueli Road, Zhengdong New District,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China.
Postal Code: 450000
Bank name: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Henan Branch
swift code:ICBKCNBJHEN
Bank address:No. 8, Weiwu Road, Jinshui District,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China.
Postal Code: 450000
收款人:河南省红十字会
地址: 郑州市郑东新区学理路26号
邮政编码:450046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用户发送
数字 1或2 至1069999337号码,
表示捐款1元或2元(不含通信费);
中国联通用户发送数字1到30至
1069999337号码,表示捐款1元
至30元(不含通信费)。
作者:王丽博来源:漯河市红十字会日期:2025-11-17 10:24
近日,漯河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公布全市机关27个“优秀党建品牌”,漯河市红十字会“红心向党‘救’在身边”成功入选。

漯河市红十字会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的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两高四着力”,探索“党建+应急救护培训”新模式,打造“红心向党‘救’在身边”党建服务品牌,推动全市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已举办培训87场次,受益群众14000余人次。“漯河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公益培训进校园活动”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4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漯河市红十字会荣获“河南省红十字人道奖”。
一、强品牌引领,项目化推进。有效整合资源,策划实施应急救护培训公益项目。一是融入基层高效能治理。主动与市委组织部汇报,将应急救护首次纳入社区网格员培训课程,制订了《漯河市红十字会助力基层高效能治理社区网格员应急救护公益培训预案》,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方式,为全市基层网格员进行应急救护培训,已开展培训11场,免费发放红十字救护员证280人,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创新实践。该举措有效拓展了人道服务覆盖面,切实提升了网格员队伍的综合服务与应急处突能力。《中国红十字报》宣传报道。 二是做好党员培训。以“党员学急救,危难时刻当先锋”为主题,以增强党员服务群众技能为目标,做到机关党员全覆盖。动员系统党员进社区宣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引导社区群众在遇突发事件时,能正确地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安全。今年以来,在社区、农村开展公益培训65场次,惠及群众3000人次。三是急救公益地摊。组织党员、志愿者在前周社区、黄河广场、红枫广场等“摆摊”“设点”,通过面对面宣传、手把手教学,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推广,营造“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的浓厚氛围。四是急救课堂。联合市委党校将应急救护知识纳入主题班课程,联合市公安局组织开展应急救护进警营专场培训,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总工会在“三新”领域开展公益培训,联合团市委为返乡大学生开展普及性培训,在河南省第二强制戒毒所等部门开展急救课堂,培训内容在升级,领域在拓展,影响在提升。


二、多措施并举,全方位推进。争取部门支持、扩大公益合作、互联网助力等途径,全面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一是部门联合聚力。将应急救护知识普及融入主题党日、党建共建、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等活动内容;与市应急管理、市教育局等3个部门联合开展“红十字‘救’在身边”公益培训,进一步推广“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公益理念。与市科技馆联合开展急救培训,推动青少年生命健康教育。二是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互联网+应急救护”,通过“数智红会”建设,实现应急救护资源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全程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应急救护公益培训,是全市乃至全省红会系统首次以直播的形式向公众普及心肺复苏、海姆立克等应急救护技能,累计观看人次6000余人。三是市、县联动推进。指导督促各县(市、区)参照市级做法,上下联动,全面推进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助力“幸福之城”建设。


三、规范化建设,高质量一体推进。一体推进阵地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为高质量推进应急救护培训提供有力保障。一是阵地建设规范化。发挥国家级生命教育基地作用,鼓励县区高标准建设生命教育体验馆,打造党员教育阵地和应急救护技能实践基地。引导党员练就服务群众新本领,提升自救互救和防灾避险能力,成为普及应急救护的“主力军”。二是队伍建设规范化。发挥党员救护师资引领表率作用,选拔应急救护师资13名,先后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进行复训,出台《应急救护师资管理办法》等制度,强化师资考核、管理,提升师资综合素质,为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三是培训课程规范化。成立培训教研组,定期研学培训规范,精心打磨特色课程,严格按照《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规范》,落实教学计划、教材、质量标准和考核发证“四统一”要求,确保红十字应急救护普及培训规范化、标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