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名:河南省红十字会
账号:1702 0206 2920 0522 236
开户行:工商银行郑州花园路支行
资金捐赠电话: 0371-65955321
物资捐赠电话: 0371-65955321
Name: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Henan Branch
Account nunber:1702020629200522236
Address:No.26, Xueli Road, Zhengdong New District,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China.
Postal Code: 450000
Bank name: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Henan Branch
swift code:ICBKCNBJHEN
Bank address:No. 8, Weiwu Road, Jinshui District,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China.
Postal Code: 450000
收款人:河南省红十字会
地址: 郑州市郑东新区学理路26号
邮政编码:450046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用户发送
数字 1或2 至1069999337号码,
表示捐款1元或2元(不含通信费);
中国联通用户发送数字1到30至
1069999337号码,表示捐款1元
至30元(不含通信费)。
作者:徐光鲁来源:综合信息平台日期:2022-09-23 10:11
红十字会作为党领导的群团组织,是依法建立的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组织,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濮阳市红十字系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委、市委的工作安排,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六个聚焦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主动担当,积极承办民生实事
濮阳市红十字会勇于担当、积极主动谋划的培训红十字救护员取证人数不少于800人,在市、县公共场所投放红十字应急救护一体机项目被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列入全市2022年十大民生实事。市红十字会积极行动,全面实施“红十字救在身边”行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高标准工作方案,确定教育、交通、公园景区、大型商场超市等培训重点人群,并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师资集中授课展示、“庆五一·迎五四”暨应急救护师资授课展示活动,建立健全应急救护师资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红十字救护员队伍,持续提升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水平。在市、县公共场所投放包含AED在内的红十字应急救护一体机,力争实现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现场都有红十字救护员和装备施救的目标,为保护生命健康作出应有贡献。截止目前,已完成红十字救护员培训2600余人,在濮阳东站、市政府综合办公楼等公共场所投放应急救护一体机近30台,在全省红十字系统打造了应急救护濮阳模式。
二、聚焦项目为王,强力推进灾后重建项目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充分整合各类项目资源,争取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省红十字会分配我市博爱家园、博爱卫生站、博爱校医室、博爱书库等项目40余个,总投资近千万元。濮阳市红十字会制定项目工作台账,压实工作责任,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和项目安全。经过积极谋划推进第一批灾后重建项目在全省率先建成,6个博爱校医室已投入使用,包括第三批灾后重建项目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项目的17个项目已顺利开工建设,在全省叫响了项目建设的濮阳样板。红十字项目的强力推进让红十字深深扎根基层,这些项目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打通了红十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弘扬了红十字精神,树立了良好的红十字形象,收到了良好的赞誉和效果。
三、聚焦快速反应,全面提升救援响应能力
一是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举办全市专兼职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培训班,加强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提升应急救援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二是创新提升备灾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开展备灾救灾物资储备库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改造提升市红十字会机关应急物资储备库,依托爱心企业的仓储资源,提升灾害来临时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调拨等能力。目前,市红十字会应急库和华龙区红十字会储备库已经完成改造提升。三是壮大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伍。加大志愿者招募力度,在市红十字救援队成立医疗队,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队伍激励机制,探索成立应急救援专项基金,加强救援装备配备,开展救援队伍演练,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四是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在5月22日举行的濮阳市2022年防汛应急综合演练中,市红十字救援队组织有序、响应迅速、行动有力,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科目。6月15日至16日,市红十字会组织开展2022年濮阳市红十字会系统网上平台推演带救援力量救灾综合演练,出动冲锋舟4艘、无人机1架、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1套、抛投器等装备,各县(区)红十字会及市红十字救援队等200多人参加演练。通过救灾救援演练,检验了应急预案,锻炼了救援救灾队伍,极大地提升了市、县红十字会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综合能力,积累了实战经验。
四、聚焦民生福祉,有效拓宽救助服务范围
围绕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要求,聚焦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围绕打造“红十字博爱在龙都”品牌,主动拓宽救助服务范围。一是做大做优救助品牌。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开展“小天使”、“阳光天使”等救助项目,通过“小天使”、“阳光天使”救助284人,发放救助金900多万元。做优“红十字助听”、“髋关节置换”等新的救助项目,为60岁以上听力障碍老年人免费配发助听器320台、总价值64万元;“髋关节置换”救助基金救助贫困地区群众562人、发放资金334.05万元。二是努力打造救助服务品牌。深入开展“红十字进社区”、“红会送医”、“濮阳市红十字,两送一助力”、“红十字‘救’在身边”“红十字童伴之家”等服务活动。自去年开始已连续开展两期“濮阳红十字,两送一助力”活动,累计为25所学校的1361个班级配发23万元的应急救护和防疫物资。“红十字进社区”活动中举办各类培训班20多期,定点服务困难群众2800多户;继续推进“红会送医”活动,组织送医活动1000余次,义诊30000余人次,心电图、B超检查1000余人次,减免医药费用30余万元;“红十字童伴之家”已发展21家,照护困境儿童超过700名,给予困境儿童“妈妈的爱”。三是加大基层服务阵地建设。红十字项目就是服务群众的阵地,宣传红十字知识的阵地。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基层组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作用,加大基层红十字会组织建设力度,积极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省红十字会争取红十字项目40余个,总投资近千万元。四是深入开展常态化救助工作。为最大限度满足常态化救助需要,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着力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印发实施了《濮阳市红十字会关于开展常态化救助工作的通知》,有序推进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的常态化救助工作。
五、聚焦中心大局,全力参与疫情防控和社区治理
一是疫情防控募捐工作成效明显。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市红十字会第一时间动员全市红十字系统党员干部和广大红十字志愿者,立即行动起来,近一年来,为我市疫情防控募捐资金和防护服、口罩、酒精喷雾、消毒免洗凝胶等防疫物资共计3000多万元,组织300多名红十字志愿者深入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开展红十字进社区活动。在市、县城区社区建立红十字志愿服务站,组织志愿者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及防灾避险知识培训、慢性病防控干预、养老照护知识普及、人道救助、红十字精神等“五进社区”,举办各类培训班20多期,定点服务困难群众2800多户。三是关爱空巢儿童。南乐县红十字会建立“童伴之家”21个,定期组织志愿者看望慰问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陪伴。为进一步在全市推行“红十字童伴之家”工作模式,6月份在南乐县召开“红十字童伴之家”现场会,印发了《濮阳市红十字会关于在全市推行“红十字童伴之家”工作模式的通知》。四是建立专业性志愿服务队。市红十字会成立了市红十字救援队,开展水上救援救援和灾害救援。该救援队七年来救援、打捞落水群众300多人次,抢救财产300多万元。特别是在去年的郑州7·20特大洪涝灾害中快速反应、连续作战,受到了受灾群众广泛赞誉。市红十字393志愿服务队,帮助寻找走失的亲属1100人,在社会上赢得了较高的声誉。今年5月新成立红十字盛臻志愿服务队,创新开展应急救护地摊,深入街道社区开展应急救护技能普及及培训。
六、聚焦制度建设,大力促进红十字工作规范化
濮阳市红十字会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突出抓好集中攻坚,坚持一月一重点、一个阶段一个领域开展集中攻坚,积小胜为大胜,增强能力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力推行“13710”工作机制,采取“四不两直”深入基层督导调研,持续提升能力、转变作风,真实全面掌握基层实情。结合时代特点,清理、修订、完善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制度规定,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作风建设有章可循,形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了工作例会制、业务制度、项目制度等,在去年修订完善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7项制度的基础上,又研究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通知》《濮阳市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关于开展常态化救助工作的通知》等制度性文件,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和刚性约束,为能力作风提升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