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正阳来源:综合信息平台日期:2023-08-16 12:16
8月15日,来自南阳的“00后”大学生王卓为挽救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在紧张的研究生考试备考期间,选择赶赴郑州,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一命。
2000年出生的王卓是南阳理工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在校期间,王卓坚持做志愿服务,累计服务200余小时。王卓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一直热心公益,曾获得共青团南阳市宛城区委员会“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称号。从2019年开始,王卓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队伍当中,先后献血13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爱心奉献与责任担当。 今年为备考研究生考试,王卓在暑假期间选择留校学习。但在面对一个生命需要挽救时,王卓丝毫没有犹豫,毅然选择让出一部分学习时间,挽救患者生命。说起与造血干细胞的渊源,王卓记忆犹新,“2021年5月份,我在献血小板时,血站的工作人员向我介绍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还说可以加入中华骨髓库,能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我觉得那听起来跟献血一样,对身体也没有危害,就入了库。加入之后,我也自己查了一些资料,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想着配型成功可能要等很多年,也就没一直想着。” 今年5月,当配型成功的消息突然降临的时候,王卓又惊讶又欣喜,他说:“知道捐献出自己的一点造血干细胞可以有机会拯救一个患者的生命,我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这是一个宝贵的机会,这是一个能够拯救患者生命的机会,而我能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让我感到无比的幸运。” 王卓通过当地红十字工作人员的讲解和网络上查询的信息,了解了捐献过程,也丝毫没有顾虑。但由于父母对相关知识了解较少,认为捐献是要抽骨髓,一直很担心。王卓便向父母认真反复讲解了捐献过程,表明了自己想要救人一命的想法后,获得了父母的同意和支持。 在经历过高分检测、体检、打动员剂等一系列准备后,王卓成功完成了捐献,这次特殊的经历让他感触颇深,王卓说:“我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学生党员,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初衷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给患者带去生的希望,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十年前,我的初中同学不幸罹患白血病,我清楚记得他的家庭因此承受的巨大经济和精神压力。所以在我有能力去帮助别人的时候,在我收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时,我选择去拉他一把,帮他度过这个难关。” “我希望我的捐献能够给远方的有缘人带去力量,让他重新获得健康和幸福,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下去。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宝贵,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无论是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还是其他方式,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为他人带去新的希望和生命的延续。”
10月14日,市红十字会联合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三献”宣传季活动。活动以“生命接力·大爱传递”为主题,通过专题讲座、互动打卡等形式,向300余名师生普及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及人体器官捐献知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推动“自愿无偿、高尚利他”理念深入人心。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韩兵昶宣布“为爱奔跑”健步走暨“三献”宣传打卡活动启动。活动由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书记张钊主持。活动由市红十字会“三献”知识讲师团开展专题授课。无偿献血板块以“一袋血的旅程”为切入点,系统讲解献血流程、安全性及临床意义;器官捐献环节通过真实案例,阐释生命馈赠的伦理价值与社会意义;造血干细胞捐献专题则结合技术进展,破除“捐献损伤健康”等常见误区。现场互动频繁,学生志愿者感慨道:“原来捐献可以如此科学、安全!”“为爱奔跑”健步走暨“三献”宣传打卡活动成为亮点。参与者需在校园5个打卡点完成红十字运动、应急救护、无偿献血等五大主题问答挑战,集齐印章后可兑换定制纪念品。活动将运动乐趣与知识传播结合,
9月29日,市红十字会赴清丰县,指导并参与当地红十字会组织的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宣传采集和科普宣传走基层活动,将爱心服务与科学知识精准送达基层,切实践行红十字“保护生命和健康”的使命。在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宣传采集活动中,市红十字会与清丰县红十字会联动发力,借助卫生系统无偿献血契机,全力推进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与血样采集工作。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通过展板展示、手册发放、现场讲解等形式普及知识,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小张医生结合自身经历,用“献血时多留8-10毫升血样即可加入中华骨髓库”的通俗表述,消除群众对捐献的顾虑。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全程参与,耐心讲解捐献流程、意义及安全性,不少无偿献血者受此感染,主动填写登记表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实现“一次参与,双重意义”,既为血库补充“热血”,也为白血病等患者家庭送去“生命希望”。当天,市红十字会还同步参与县红十字会联合县科协开展的濮阳市科普专家服务团走基层活动。在大流乡初级中学,市、县红十字会与科协形成服务合力,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携带
9月26日,惠济区新城街道开元社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实践站与市消防大队携手走进枫叶幼儿园,为园内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且意义非凡的安全教育活动。活动中,红十字应急救护实践站的志愿者们向孩子们生动讲述了红十字的辉煌历程与崇高使命,同时普及了《红十字法》及宪法知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切实感受到人道主义的温暖与力量。市消防大队的杨教官通过精心制作的PPT,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火灾逃生技巧,以及如何准确拨打119报警电话。PPT图文并茂,一幅幅震撼人心的救援图片、一个个真实的消防案例,不仅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更有效激发了他们学习消防知识的浓厚兴趣。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国庆礼物,更为构建安全、和谐、友爱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9月23日,郑州市惠济区红十字会联合区教育局走进惠济区锦艺实验小学,开展“探索人道法”课程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孩子们播撒人道主义种子,让爱与关怀在心中生根发芽。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温馨。郑州市培训中心的郑老师以专业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普及人道法基本知识,从起源、发展到现代社会作用,讲解生动有趣,帮助孩子们初步认识并理解人道法内涵。急救技能讲解环节,郑老师通过PPT展示、案例分析及现场实操演示,传授心肺复苏、烧烫伤处理等实用技能。她耐心指导孩子们操作练习,反复强调各步骤重要性,确保大家真正掌握关键技能。急救演示环节,工作人员邀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模拟急救场景。孩子们认真专注地操作,仿佛置身真实急救现场。演示结束后,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既是对孩子们勇敢尝试的肯定,也是对本次活动成功举办的认可。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频繁,收获颇丰。他们不仅学到了人道法知识与急救技能,更在心中种下了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种子。
9月15日,惠济区红十字会走进河南体育学院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珍贵、树立积极人生观,同时提升学生避险救护技能,强化校园救护服务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活动现场,红十字志愿者发放宣传彩页并耐心解答,向同学们普及《红十字会法》,讲解红十字会的宗旨、使命及法律责任,增强大家的认同感与参与感。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是此次宣传重点,志愿者结合案例、用通俗语言讲解,让青年学生形成深刻且全面的认识。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冯海河老师亲临现场,以感人故事开篇,讲述英雄事迹与人性光辉,激发青年学生为国为民的使命感。随后,冯老师详细讲解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的操作流程,亲自示范后邀请同学们实践,并及时指导纠正,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掌握急救方法。此次生命教育活动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关爱生命、勇于担当的种子,为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贡献了积极力量。
9月11日,郑州市二七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前往海一云商实业集团、致欧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爱心企业,送去荣誉证书与捐赠发票,感谢他们为郑州市第二初级中学西校区、郑州实验外国语学校北校区捐赠共计600套崭新桌椅,为学生送上“开学惊喜”。二七区红十字会主动担当:架起爱心 “连心桥”开学前,区红十字会接到区工会反馈:郑州市第二初级中学西校区、郑州实验外国语学校北校区部分班级仍在使用已超十年的老旧桌椅,存在桌面斑驳、桌腿松动、抽屉变形等问题,不仅影响学生日常学习,还暗藏安全隐患,桌椅补充更新成了学校的 “心头事”。得知情况后,区红十字会主动对接辖区爱心企业,最终促成海一云商实业集团、致欧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两所学校达成爱心合作,为捐赠事宜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企业火速行动:用实干传递企业温度作为此次捐赠的爱心主体,海一云商、致欧家居两家企业接到二七区红十字会对接信息后,第一时间安排专人与学校对接,实地了解学生身高、教室布局等细节,量身定制桌椅尺寸与样式。为确保开学后学生能尽快用上新桌椅,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