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河南 三名90后志愿者同日捐献 “生命种子”

作者:文梅英来源: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部日期:2025-01-21 15:59


 1月21日上午,同是先后2次与患者配型成功的三名90后志愿者:郑州樊泽隆 、漯河高启盛、洛阳刘颉垚同时在郑州、洛阳两地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三名血液病患者,他们成功捐献,分别成为我省第1482、1483、1484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482樊泽隆:爱让社会更和谐温暖

  郑州樊泽隆1990年出生,技术工人,常年坚持无偿献血,2017年3月,在一次献血的过程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有机会救助血液病患者,当即就留下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志愿者。2019年8月 ,樊泽隆第一次接到郑州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与配型成功的电话,他非常乐意帮助这名患者,遗憾的是由于患者方面因素,未能实现救人愿望,2024年3月,“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又一名患者与他配型成功,樊泽隆立即回复:“没问题,我愿意!”

樊泽隆说: 希望大家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让血液病患者恢复健康!人人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爱,这个社会才会更和谐,更温暖!

1483高启盛:爱心奶爸超有爱

漯河志愿者高启盛,1992年出生,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他19岁开始无偿献血,2019年,在无偿献血的过程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21年曾与患者配型成功,患者原因,未能捐献,2024年12月 ,他再次接到漯河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又一次与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他毫不犹豫答应,愿意捐献。 12月中旬,通知高启盛体检,他安排好刚生产的爱人和孩子,抽空到医院进行了体检,由于患者病情比较急,孩子满月当天,他就将爱人和孩子交给家人照顾,来郑州捐献。高启盛说:没有啥事儿比挽救生命更重要,尽自己的一份力,挽救一个生命,一个家庭,很值得做!

1484刘颉垚:救死扶伤是我的本分

1990年出生的洛阳志愿者刘颉垚,是一名医务人员,多次进行无偿献血,2009年在一次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加入中华骨髓库,2024年1月 ,刘颉垚 收到了初步配型成功的通知,但因为患者病情变化,捐献没有进行下去。2024年10月,刘颉垚再次接到初配成功的通知,他非常乐意同意继续救人,他说:“我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本分。”捐献准备阶段,刘颉垚工作非常忙碌,但他依然挤出时间,认真配合各项捐献准备工作,并顺利的走到最后捐献阶段。

樊泽隆、高启盛、刘颉垚三名爱心志愿者捐献的“生命种子”,于当天运送到患者医院,并输到患者体内,点燃患者重生希望。

截至目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累计库容达357万余人份,已实现超过1.91万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 河南志愿捐献资料16.9万人份,成功捐献1484例。但临床仍有数以万计的血液病患者等待“生命的种子”续命,河南省红十字会呼吁18-45岁的健康公民,积极加入志愿捐献队伍,为更多血液病患者带去重生希望。

 

相关新闻

  • 传承雷锋精神 守护生命之光——濮阳市红十字会开展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行动

    3月5日,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市红十字会在市龙都广场开展“3·5学雷锋纪念日”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现场,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通过知识讲解、实操演示、发放资料等方式向居民讲解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等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和人体器官捐献知识。志愿者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市民李女士在指导下完成首次急救实操后感慨:“这些技能关键时刻能救命,应该全民普及!”针对大病救助政策,工作人员详细解答了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救助申请条件和申请程序,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希望能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及时的救助。雷锋精神从未远去,雷锋精神历久弥新,它在每一个乐于助人的瞬间闪耀,在每一次无私奉献的行动中传承,深深印刻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精神文明符号。在今后的工作中,市红十字会将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为国奉献,为民造福,为保障广大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贡献力量。

  • 爱心慰问暖童心,关怀相伴助成长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红十字会开展学雷锋关爱儿童活动

    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为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3月5日上午,管城回族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小芬、河南博艺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海勇、太平人寿保险公司郑州分公司经理张觉玲以及爱心志愿者带着满满的爱心与关怀,走进奇色花福利幼儿园,为这里的孩子送上温暖与祝福。活动中,梁园长首先介绍了奇色花融合教育的理念、园区目前的运营现状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计划。区红十字会领导就孩子们的安全、身心成长、互融等问题进行交流。随后,爱心企业为孩子们送上精心挑选的水粉颜料、水彩笔、色卡纸、绘本等教学用具,以及面包、牛奶等营养品。在教室里,志愿者化身为孩子们的大玩伴,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欢笑追逐,每一个游戏瞬间都满是温馨。大家在游戏中传递爱,见证孩子们纯真的快乐,收获最治愈的童年笑容。奇色花福利幼儿园园长激动地说:“非常感谢管城回族区红十字会以及爱心企业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温暖,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此次慰问活动,不仅让幼儿园的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也进

  • 90后三门峡小伙儿捐献“生命种子”为血液病患者生命续航 

    今天上午,三门峡90后小伙儿张朋飞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重生续航。 成功捐献后,张朋飞成为河南省第1488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1993年出生的张朋飞,是三门峡中裕燃气公司的职工。入职至今一直奋战在燃气抢修的第一线。2023年6月,张朋飞和爱人王瑶携手参加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 ,并共同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24年10月,张朋飞接到三门峡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他爽快确定捐献意愿,并立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爱人。因为有着相同的信念,爱人也毫不犹豫地同意丈夫捐献,父母虽然有一点儿担心,但在对造血干细胞知识深入了解后,也都非常支持他们救人重生的决定。 12月中旬,张朋飞顺利通过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高分辨配型和体检,他非常开心,一直期盼着能早点儿接到捐献通知,他说:“我觉得肩上扛着一个使命,一定要完成捐献。”捐献结束后,张朋飞表示:“能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一命,自己非常幸运,也希望我的捐献能够为患者的生活带来

  • 无偿献血 爱迎新春

    大年初八,“开工”的第一天,南阳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会彬来到献血屋,捐献了2个单位治疗量的血小板。截至目前,王会彬已成功献血23次。他说:“用热血迎新春,很有意义!” 49岁的王会彬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公益达人,经常参与无偿献血、社区服务、抢险救援等志愿活动,凭着一腔热情, 已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奔忙了十余年,王会彬说:“能在闲暇时做有意义的事,感到很充实也很快乐!” 2018年5月,王会彬在一次无偿献血后,加入中华骨髓库,2023年9月与一名血液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成功,2024年1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2024年7月,王会彬再次接到通知,由于患者病情需要,8月下旬,他二次为同一位患者捐献淋巴细胞。 在红十字志愿者队伍中,有许许多多心怀大爱的普通人,用超暖的方式迎接新年。春节期间,献血者减少,为保证临床用血,河南省红十字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张洁、林秋英、李宗岭、潘磊、何松芝等;捐献者胡少亭、邢卫东、张海涛、赵彦靑、高力祥、王建利、王磊、王涛、刘胜、杨

  • 90后志愿者成为捐献的主力军

    1月24日上午,南阳90后女孩乔书晴在省人民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河南省第1486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她的成功捐献为我省“龙年”造血干细胞捐献服务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乔书晴是今年的第7位90后捐献者,河南省自2003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70 、80 、90 后,逐步成为捐献的主力,爱心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向下传递,目前90后已成为捐献主力军。本月9例捐献者中,有7例是90后捐献者,2024年145例捐献者中,也有72位是90后捐献者。 特殊的新年礼物99年出生的乔书晴,独立、善良、富有爱心,在2021年的一次献血中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当时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可以拯救血液病患者生命。2024年11月,南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乔书晴,与一名血液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成功,起初她不敢相信,以为是“诈骗电话”,了解事情真相后,她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造血干细胞,也完成了先前“挽救患者生命”的愿望。她说:“加入中华骨髓库后,慢慢淡忘了这件事,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真的

  •  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部党支部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1月21日下午,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部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的《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 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党支部书记常莹传达了省红十字会全体党员大会精神,支部全体党员共同研讨了2025年支部的重点工作。学习结束后,常莹同志带领支部所有党员,走进志愿者家中,看望慰问志愿者李松梅、郭彬,对他们长期以来在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等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中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表示感谢。志愿者李松梅、郭彬均是省红十字会首批志愿者,2005年4月加入省红十字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长期参与造血干细胞知识的宣传、招募、捐献者陪同、运送造血干细胞等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服务20年,近5000小时,多次被省红十字会、中华骨髓库评为“优秀志愿者”,2023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授予“终身荣誉奖志愿者”。在看望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