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体器官捐献高级培训班在三门峡成功举办

作者:王院香来源:综合信息平台日期:2023-12-19 08:47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新修订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精神,加强河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能力建设,全面深入推动河南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12月12-14日,河南省红十字会在三门峡成功举办了河南省人体器官捐献高级培训班。来自全省18个地市的红十字会领导及协调员骨干共计70余人参加培训。

 河南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一级调研员毕学义,河南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董红霞,三门峡市卫健委二级调研员韩绍卿,三门峡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赵菁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河南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董红霞主持。

 开班仪式上,毕学义部长发表讲话,通报了河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开展情况,2011年7月河南省被批准为第二批人体器官捐献试点省份,在中国红十字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有力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红十字会、省卫生健康委和省内具有资质的移植医院及各级红十字会协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我省已

 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448779人,全国排名第四,实现器官捐献2791例,捐献大器官8317个,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毕学义部长客观分析了我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指出人体器官捐献与人的生命健康和人格尊严密切相关,事关国家形象和民生福祉,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要求各级红十字会: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重大意义,认清红十字会在人体器官捐献中的职责定位;二是要加强组织网络建设,为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三是要强化宣传普及和人文关怀,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四是要加强协调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提升协调员的能力素养,加强日常保障和监督,有效发挥协调员作用。切实扛起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在法规政策、组织机构、工作规范、队伍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继续加快推进,逐步建立阳光、公正、高效的人体器官捐献体系,打造红十字生命接力品牌,推动我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

 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一级调研员毕学义首先授课,详细解读了人体器官捐献相关政策法规及人体器官捐献流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肾移植科主任、河南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丰贵文作《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与器官捐献》专题讲座;全国优秀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马媛分享了协调员工作中的感悟;河南省优秀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梅华仲、范芮菠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

 

  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加大了对器官捐献工作的宣传力度,提升了视野,开拓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呼吁各级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要坚持依法履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工作重点难点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为我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新闻

  • 第44期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培训班 在郑州圆满举办

    9月5日-9日,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办的第44期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培训班在郑州成功举办。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健康服务处处长苗慧波,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王耀平,河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陈欣然出席开班仪式,会议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国庆主持,来自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30余名学员参加。 培训班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侯峰忠主任在开班动员中强调,器官捐献协调员是连接生命希望的重要桥梁,肩负着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推动捐献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他鼓励全体学员珍惜学习机会,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陈欣然副会长代表河南省红十字会对培训班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表示诚挚欢迎。陈欣然介绍了河南省红十字会近年来在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中取得的积极进展,特别是在制度建设

  • 生命接力 携手同行 ——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宣传季暨肝移植与器官捐献科普宣传志愿服务(社旗站)活动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关于促进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健康发展的意见》,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播“高尚利他、志愿捐献”的人体器官捐献理念,9月4日,市红十字会联合郑大一附院OPO深入社旗县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宣传季暨肝移植与器官捐献科普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社旗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赊店镇卫生院、健民医院等相关科室4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播放公益视频、发放宣传手册、PPT展示等形式,向医疗机构人员详细讲解人体器官捐献的政策法规、登记流程、捐献意义以及对生命延续的重要性,有效提升人体器官捐献知识的普及率和知晓率。针对大家关心的“器官捐献是否影响遗体尊严”“登记后能否反悔”“隐私是否能得到保护”等问题,工作人员逐一耐心解答,用真实案例讲述器官捐献如何为终末期患者带去重生希望,让大家明白这是一种传递爱心、延续生命的高尚行为。下步,市红十字会将继续将号召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让“人体器官捐献”这束希望之光不断传递,既为器

  • 濮阳市:今天,他化身天使,分赴上海、郑州,让三人获得新生

    日前,濮阳市华龙区红先生因突发脑损伤经全力抢救无效,被判定为脑死亡。在悲痛中,他的家人遵从其生前“奉献社会”的朴素信念,毅然决定捐献其肝脏和双肾,为三名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带去了重生的希望。家人回忆说:“他平时就特别热心,总说能帮别人一把是一把。这次突然倒下,我们全家都难以接受,但想到他生前常说‘做人,要多做好事,多帮助别人’,我们觉得捐献器官是他生命延续,他并没有走远。”在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他的家人在最后时刻,用颤抖的手签下了捐献器官的志愿书。红先生的情况输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由系统匹配给上海、郑州三位急需移植的患者。经过红十字会、医院等多个部门十多个小时的生死接力,红先生捐献的三个器官分别移植到三名器官衰竭患者的体内,让三人重获新生。红先生的器官捐献案例已录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系统。他的名字将被镌刻在市红十字会的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中,供后人缅怀纪念。截止目前,我市参与遗体与人体器官捐献登记1.8万人,实现遗体捐献3例,器官捐献40例。

  • 生命接力 携手同行——南阳市红十字会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普及基层行(唐河站)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8月19日,南阳市红十字会联合郑大一附院OPO在唐河县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普及基层行宣讲活动。唐河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公疗医院、妇幼保健院、刘岗医院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业务副院长以及ICU、神经内外科等人员参加。宣讲现场,详细向医务人员介绍了我国器官捐献的政策法规、登记流程和社会意义,让医务人员了解到器官捐献这一伟大善举对挽救生命、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价值。活动中,现场医务人员就“如何发现潜在捐献者”“捐献是否会影响逝者尊严”“家属如何办理捐献手续”“捐献者及家属信息保护” “捐献器官获取、分配工作原则和流程”等问题与宣讲人员交流互动,消除大家心中疑虑,鼓励大家在工作岗位力所能及传播捐献理念、普及捐献知识、做好捐献服务。下步,市红十字会将把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普及基层行宣讲活动与2025年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宣传季活动相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尊重生命、传递大爱,持续营造形成“博爱为怀、奉献为荣、自助助人”的良好社会风气。

  • 父亲!您的愿望实现了!——南阳市民捐献器官传递大爱

    8月8日,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内,一场沉重而又充满希望的告别仪式正在进行。一对兄妹,在承受逝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后,做出了令人敬佩的决定-捐献自己去世父亲的器官,以这种方式让父亲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得以延续。这一传递人间大爱之举,将为3名器官衰竭患者带去新生,也将为3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拾希望。今年8月初, 51岁的乔先生再次脑梗,紧急送往医院,虽经全力抢救仍未能挽回生命。始料未及的情况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乔先生的儿子小艺回忆:因为脑梗,自己大学毕业后,即回家照顾瘫痪在床父亲已有两年,期间父亲多次表达出希望在余生能做一些有益社会的事情。在父亲住院期间,小艺看到医院器官捐献宣传政策栏,便把父亲曾经的愿望告诉了医生以及自己的姐姐。 姐姐小羽知道后,便与弟弟、主治医生一起联系了南阳市红十字会,在详细了解了器官捐献政策,并与其他家人商量后,全家一致同意父亲器官捐献。乔先生的女儿小羽曾在郑州上大学,在校期间也多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女儿,我能深深感受到病痛对父亲的折磨。如今进行

  • 南阳市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普及基层行(淅川站)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8月5日,南阳市红十字会在淅川县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普及基层行宣讲活动。淅川县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业务副院长以及ICU、神经内外科等人员参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社会背景、社会意义、发展历程,解读了器官捐献工作政策法规、工作体系、工作流程等内容。与会基层医务工作者表示,通过聆听讲座,对器官捐献有了充分全面的了解,要把所学所得带回工作岗位,积极投身到器官捐献的宣传推动工作中去,为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与光明。生命接力·携手同行,基层宣贯永远在路上,每一站都是对生命尊严的颂歌,每一步都踏着爱的足迹前行。下步,市红十字会将做到县域医疗机构宣贯全覆盖,让更多人了解器官捐赠的重要意义,汇聚更多爱心力量,让生命的接力棒不断传递,让人间大爱永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