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0-16 10:35
(梅华仲 张静)为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避险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全面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确保应急救护培训工作能够可持续发展,10月16日上午,“信阳市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河南省信阳市红十字会秘书长张孔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院长易慧志参加揭牌仪式。
“信阳市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的主要职责是面向市民和学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是为了对群众进行初级卫生知识普及,使群众在遇到意外状况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抓住救命的黄金时刻,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简单救治,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授牌仪式上,易慧志院长表示,学院与市红十字会合作将投资100多万元用于建设200余平方米的高标准现代化应急救护培训教室,开设救护选修课程,配备专业讲师和救护器材,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增强市民和学生的自救互救和防危避险能力。此次基地的挂牌成立,标志着在强化学生素质教育上又有了新的起点,学院将一如既往做好这项利于学生、利于学校、利于社会的培训工作。张孔华秘书长对院方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表示了感谢,并希望依托基地的运营建立起更好的救护培训长效机制。仪式结束后,市红十字会和学院领导还走进教室,观看了教学课堂和培训教材,亲身感受课堂的教学效果。
信阳市各县区红十字会也相应成立 “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均达到“五有”:一有组织:有领导小组,有人员分工;二有场地:要有容纳40人以上的培训场地,配备有模拟人等教学工具与相应的急救设备;三有牌子:要悬挂“信阳市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的牌子,有应急救护培训的相关物品及资料;四有人员:培训基地有积极参与意愿的群众,通过应急救护普及培训或救护员培训后,吸收其成为红十字志愿者,并成立应急救护服务队,向周边宣传应急救护知识;五有活动:积极主动的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讲座、演练、竞赛等活动。建立以志愿服务为核心,具有救护培训、城市救援、防灾避险、社区应急等服务职能的综合性应急宣教平台。
7月25日上午,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孙玄围绕“教育、医疗和应急储备”三个重要民生领域,赴新郑市红十字相关点位开展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基层红十字项目建设使用情况和基层红十字会参与社会治理情况,指导区县(市)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孙玄实地走访了龙湖镇梅山博爱小学,详细了解学校运行状况、教育教学质量、师生需求以及可能存在的困难;实地参观了新村镇郝家岗博爱卫生站,认真听取了卫生站的服务能力、医疗资源配置、村民就医便利性以及健康保障的情况介绍;实地察看了新郑市红十字会备灾仓库,仔细检查仓库管理、物资储备种类数量、应急调运机制以及防灾减灾救灾的准备工作。最后,孙玄召开了调研座谈会,听取新郑市红十字会工作汇报,并与相关人员深入交流。孙玄希望新郑市红十字会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视察河南时关于“两高四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踔力奋进,进一步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是进一步强化政治自觉,把牢红十字事业发展正确方向。以习近平新
7月23日上午,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孙玄赴巩义市调研基层红十字工作,聚焦“一老一小一住房”推动红十字力量深度融入全市党建引领网格化高效能治理新格局。孙玄实地察看巩义市小关镇口头村集中安置区住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使用情况,详细了解属地党委政府坚持党建引领,整合资源、优选地址、服务群众以及凝聚人心的运行机制和特色做法;实地参观了米河镇养老中心,认真听取项目负责人的特色介绍和准备建成全市一流养老服务机构的思路举措,了解掌握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娱乐活动、心理关怀等多个方面“老年关怀人道服务项目”在社区治理中取得的成效;实地走访了米河镇中心幼儿园项目,参观了幼儿园的教学午休一体室、活动室以及安全保障设施,对幼儿园坚持高标准建设、运行表示肯定。孙玄在走访米河镇中心幼儿园之后,召开了调研座谈会,听取巩义市红十字会的工作汇报,与相关代表深入交流。孙玄对巩义市红十字会工作给予了鼓励,并对如何做好下一步红十字会工作提出希望,一是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意识,砥砺忠诚之心,坚守初心使命,推动红十字会核心业
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溺水安全意识,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开封市龙亭区红十字会紧扣“珍爱生命,谨防溺水”主题,联合开封市中心医院、龙亭区大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7月25日上午在龙亭区政府行政服务大厅前成功举办了一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溺水宣传与健康义诊服务活动,为辖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命安全防线。活动现场,醒目的防溺水主题横幅和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通过真实溺水案例剖析,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深刻揭示野泳、陌生水域嬉戏的潜在危险。特别针对暑期青少年溺水事故高发的特点,志愿者们着重强调了家长监护责任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青少年水上安全。通俗易懂的讲解、触目惊心的案例,有效提升了群众的防溺水警惕性。掌握正确的自救互救技能是防范溺水悲剧的关键环节。活动现场设置了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专区。来自开封市中心医院的专业医护人员和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利用模拟人,手把手向群众教授溺水现场救援的“黄金法则”
“这将是我第一次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虽然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坚定,用另一种方式守护人民生命安全。”7月23日,在信阳市平桥区为邹延跃赴郑州捐献造血干细胞举行的欢送仪式上,邹延跃说。25日,他将赴郑州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今年29岁的邹延跃是平桥派出所的一名辅警。2019年5月,他参加了造血干细胞血液采集,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前段时间,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征询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这位患者时,他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并积极与家人沟通,赢得了家人的同意。“他是我们身边的优秀辅警代表。”市公安局平桥分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雷金喜说。据雷金喜介绍,无论是在日常工作、社区警务工作上,还是在反诈劝阻工作中,邹延跃都展现出了极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要有案件任务,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民警开展工作。对待每一个案件,他都一丝不苟,认真梳理线索,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被遗漏,为多起案件的顺利侦破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社区警务工作中,邹延跃将群众当亲人
7月24日晚,开封市红十字会联合鼓楼区红十字会在翁城广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地摊”活动。旨在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参与。红十字讲师通过“理论讲解+情景模拟”的形式,一边讲解,一边指导群众在人体模型上实操练习。详细演示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以及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法等关键技能。驻足群众纷纷表示今天的这个“急救地摊”活动很有意义,让我受益匪浅,学会了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技能。如果人人都学会急救技能,碰到突发情况,就能挽救更多生命。
7月24日上午,由中共惠济区委宣传部、惠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青团惠济区委、惠济区红十字会联合主办的 “关爱生命健康 弘扬人道精神——法律保障与应急救护知识讲座”在惠济区成功举办,惠济区直各单位130余人参加。活动特别邀请了郑州市“新时代宣讲师”冯海河老师作为主讲嘉宾。讲座中,冯老师以“如何扶起倒地老人”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运用智能工具和法律武器进行施救。他强调,面对倒地老人等紧急情况,施救者既要勇于伸出援手,又要善于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风险。针对不同情况的施救现场,冯老师还给出了具体的处理建议。他提醒施救者要保持冷静,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应对,既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救助伤者,又要避免对自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彰显了惠济区相关部门对公众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为提升全社会应急救护能力、弘扬人道精神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