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倩倩来源:综合信息平台日期:2023-02-07 15:00
在志愿服务工作中,他率先垂范,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投身到红十字志愿服务中;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他步履铿锵,冲锋在前,织牢疫情防控网;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他俯下身子,倾力帮扶,为帮扶对象带去温暖;在抗洪现场,他亲临一线,指挥抢险,筑牢抗洪堤坝。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主动担当“呵护生命,关爱健康”的使命,为浚县的红十字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就是优秀红十字志愿者、浚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吴宏光。
投身疫情防控,织牢疫情防控网
2020年鼠年刚至,新冠肺炎疫情迅速传播。面对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红十字志愿者的他第一时间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从红十字志愿者中挑选优秀共产党员组织“共产党员先锋队”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和隔离病区临时党支部,昼夜轮班值守在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第一线,充分发挥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有党员志愿者”的先锋引领作用。吴宏光时刻以一名优秀的红十字志愿者的标准要求自己,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24小时驻守医院,前瞻性地调整病区分布、科学规划发热门诊、协调改建隔离病区,经过多日的不眠不休,各区顺利投入使用。“没有大家,哪有小家?”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连续60多天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工作,常态化深入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督导严查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现场解决防控工作流程中的各项问题,身体透支了也不休息。他将家人的支持化做干好工作的动力,带领全院干部职工逆行坚守,筑牢阻击疫情的坚固防线。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浚县实现了3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20名疑似病例清零的“双清零”,圆满完成确诊病例零死亡和医护人员零感染目标,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无声战役也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在目前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吴宏光深知一名优秀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他坚守医院,亲自安排部署,医院红十字志愿者分布在医院东大门、预检分诊、核酸检测等各重要执勤点,他与红十字志愿者共同筑牢战疫“钢铁长城”。为表扬吴宏光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突出贡献,2020年10月,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吴宏光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医院党委被授予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亲临抗洪一线,彰显优秀志愿者责任与担当
2020年7月,河南防汛形势严峻,吴宏光作为一名志愿者,他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医院红十字志愿者参与防汛救灾工作。挑选优秀红十字志愿者组成防汛医疗救治梯队,承担起为人民群众进行的医疗救治重担;挑选医院红十字志愿者中的中坚力量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和防汛应急突击队,24小时轮班值守。为了能够及时解决突发急应事件,在防汛救灾期间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在做好院内防汛工作的同时,他积极号召红十字志愿者投身到防汛救灾工作中,先后组织红十字志愿者参与到装沙袋、筑防洪墙、搬运救灾物资、为一线人员送早餐、爱心捐款等活动中,参与达600余人次,累计服务2000多小时。同时带领全院红十字优秀专家医疗志愿服务队,分别前往科达学校、黎阳中学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开展免费义诊活动,服务群众1000余人。
关爱公益事业,为他人带去生命之光
延续生命,大爱无疆。近年来,在市、县红十字会的带领导,吴宏光在全院积极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号召全院干部职工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吴宏光深知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是一项“生命工程”和“爱心事业”,自担任院长以来,他高度重视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红十字志愿者参与,在市、县红十字会的支持下,在吴宏光的组织下,医院先后多次召开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活动,截至目前招募造血干细胞志愿者400多名,全县共10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其中4例为该院职工,他们的这一举动为4个陌生家庭带去了生命的火种和生的希望,体现了“人道、博爱、奉献”的崇高精神,这也再次展现了吴宏光带领下的新时代敢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浚县人民医院职工的精神风貌。
奉献传递爱心,献血传承生命。疫情期间,血库告急,吴宏光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与血站联系,在医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他更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献血,在他的带领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都纷纷参与到无偿献血活动中,仅2022年就义务献血6万毫升,医院多名职工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践行初心使命,以志愿服务传递温暖
传递医疗温暖,守护生命健康。自浚县人民医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在市、县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吴宏光的带领下,服务队秉承“人道、奉献、博爱”的红十字精神,立足于本职工作,大力推动应急救护培训、宣传和实践工作,全面普及应急救护意识和技能,在2021年鹤壁市红十字会主办,浚县人民医院协办的鹤壁市第二届“博爱中原,平安鹤壁”应急救护大赛中,该院社会组心肺复苏单项技能荣获第一名、医疗组心肺复苏单项技能荣获第二名,多人荣获第三名,医院被授予特别贡献奖,组织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8次,普及群众1000余人;基于医疗专业优势,医院每年都组织红十字志愿者前往村庄开展送医下乡活动,2022年开展送医下乡活动40余次;到学校进行知识讲座,为学生开展专门的免费义诊项目;医院利用世界肾病日、全国爱牙日等节日举办专项义诊活动,科普专业知识。医院每年都组织参加大型应急活动,在中高考、庙会等特殊时期,组织专业救护团队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并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多次得到政府的表彰。截至目前,该院中国红十字会南丁格尔志愿者人数已有460名,其中33名志愿者荣获市级“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医院参与志愿活动1113人次,志愿累计服务时长63988.6小时。
患者至上,以真情服务患者
浚县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内强素质,外强形象,不断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医院在门诊大厅设置志愿服务站,在住院部大厅设置综合服务中心,在一站一中心提供导诊、陪诊、收取标本、电话预约、投诉受理、电话随访等多项志愿服务,一站一中心人员全部选取优秀的红十字志愿者,2021年医院收送标本3241次,协助病人完成就医流程千余人。
为了帮助更多贫困患者,医院在住院部大厅设置了爱心衣物墙。吴宏光考虑到有的患者及家属会因为面子原因不好意思领取免费衣物,于是将爱心墙设置成谁有需要谁就直接取走衣物的模式,极大程度上照顾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感受,自医院爱心墙建成以来,每年都有千余件衣服被有需求的人取走。
医者仁心,大道为民。在市、县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吴宏光的带领下,医院先后荣获2021年度浚县抗洪抢险先进单位、2021年度浚县“99公益日”活动爱心单位、鹤壁市红十字系统2021年“99公益日”互联网筹资工作特别贡献奖、2021年鹤壁市红十字系统“99公益日”筹资工作优秀爱心单位、河南省2021年“99公益日”互联网筹资工作爱心医疗机构等多项荣誉。
吴宏光表示,在市、县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将继续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仁医、施仁术”的宗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强化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安全、温馨的就医环境,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医院工作的生机与活力,积极展现医院的志愿精神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为浚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7月25日上午,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孙玄围绕“教育、医疗和应急储备”三个重要民生领域,赴新郑市红十字相关点位开展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基层红十字项目建设使用情况和基层红十字会参与社会治理情况,指导区县(市)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孙玄实地走访了龙湖镇梅山博爱小学,详细了解学校运行状况、教育教学质量、师生需求以及可能存在的困难;实地参观了新村镇郝家岗博爱卫生站,认真听取了卫生站的服务能力、医疗资源配置、村民就医便利性以及健康保障的情况介绍;实地察看了新郑市红十字会备灾仓库,仔细检查仓库管理、物资储备种类数量、应急调运机制以及防灾减灾救灾的准备工作。最后,孙玄召开了调研座谈会,听取新郑市红十字会工作汇报,并与相关人员深入交流。孙玄希望新郑市红十字会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视察河南时关于“两高四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踔力奋进,进一步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是进一步强化政治自觉,把牢红十字事业发展正确方向。以习近平新
7月23日上午,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孙玄赴巩义市调研基层红十字工作,聚焦“一老一小一住房”推动红十字力量深度融入全市党建引领网格化高效能治理新格局。孙玄实地察看巩义市小关镇口头村集中安置区住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使用情况,详细了解属地党委政府坚持党建引领,整合资源、优选地址、服务群众以及凝聚人心的运行机制和特色做法;实地参观了米河镇养老中心,认真听取项目负责人的特色介绍和准备建成全市一流养老服务机构的思路举措,了解掌握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娱乐活动、心理关怀等多个方面“老年关怀人道服务项目”在社区治理中取得的成效;实地走访了米河镇中心幼儿园项目,参观了幼儿园的教学午休一体室、活动室以及安全保障设施,对幼儿园坚持高标准建设、运行表示肯定。孙玄在走访米河镇中心幼儿园之后,召开了调研座谈会,听取巩义市红十字会的工作汇报,与相关代表深入交流。孙玄对巩义市红十字会工作给予了鼓励,并对如何做好下一步红十字会工作提出希望,一是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意识,砥砺忠诚之心,坚守初心使命,推动红十字会核心业
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溺水安全意识,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开封市龙亭区红十字会紧扣“珍爱生命,谨防溺水”主题,联合开封市中心医院、龙亭区大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7月25日上午在龙亭区政府行政服务大厅前成功举办了一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溺水宣传与健康义诊服务活动,为辖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命安全防线。活动现场,醒目的防溺水主题横幅和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通过真实溺水案例剖析,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深刻揭示野泳、陌生水域嬉戏的潜在危险。特别针对暑期青少年溺水事故高发的特点,志愿者们着重强调了家长监护责任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青少年水上安全。通俗易懂的讲解、触目惊心的案例,有效提升了群众的防溺水警惕性。掌握正确的自救互救技能是防范溺水悲剧的关键环节。活动现场设置了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专区。来自开封市中心医院的专业医护人员和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利用模拟人,手把手向群众教授溺水现场救援的“黄金法则”
“这将是我第一次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虽然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坚定,用另一种方式守护人民生命安全。”7月23日,在信阳市平桥区为邹延跃赴郑州捐献造血干细胞举行的欢送仪式上,邹延跃说。25日,他将赴郑州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今年29岁的邹延跃是平桥派出所的一名辅警。2019年5月,他参加了造血干细胞血液采集,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前段时间,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征询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这位患者时,他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并积极与家人沟通,赢得了家人的同意。“他是我们身边的优秀辅警代表。”市公安局平桥分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雷金喜说。据雷金喜介绍,无论是在日常工作、社区警务工作上,还是在反诈劝阻工作中,邹延跃都展现出了极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要有案件任务,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民警开展工作。对待每一个案件,他都一丝不苟,认真梳理线索,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被遗漏,为多起案件的顺利侦破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社区警务工作中,邹延跃将群众当亲人
7月24日晚,开封市红十字会联合鼓楼区红十字会在翁城广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地摊”活动。旨在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参与。红十字讲师通过“理论讲解+情景模拟”的形式,一边讲解,一边指导群众在人体模型上实操练习。详细演示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以及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法等关键技能。驻足群众纷纷表示今天的这个“急救地摊”活动很有意义,让我受益匪浅,学会了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技能。如果人人都学会急救技能,碰到突发情况,就能挽救更多生命。
7月24日上午,由中共惠济区委宣传部、惠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青团惠济区委、惠济区红十字会联合主办的 “关爱生命健康 弘扬人道精神——法律保障与应急救护知识讲座”在惠济区成功举办,惠济区直各单位130余人参加。活动特别邀请了郑州市“新时代宣讲师”冯海河老师作为主讲嘉宾。讲座中,冯老师以“如何扶起倒地老人”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运用智能工具和法律武器进行施救。他强调,面对倒地老人等紧急情况,施救者既要勇于伸出援手,又要善于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风险。针对不同情况的施救现场,冯老师还给出了具体的处理建议。他提醒施救者要保持冷静,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应对,既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救助伤者,又要避免对自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彰显了惠济区相关部门对公众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为提升全社会应急救护能力、弘扬人道精神作出了积极贡献。